学期总结
大四的上学期,我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做,除了实习。
在实习的时候只是单纯的记得实习,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要文档的人了,希望今后的没有师弟师妹像我这样庸庸碌碌的度过实习的宝贵阶段。
实习期间,根据老师建议好好的珍惜资源、利用资源;和学生打好关系,为自己的文档范文寻求素材,但是我忽略学生的年龄界限和原设定的范文的学生年龄段,实习所在的学校只有一到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思维水平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低的,认真观察交流的话,就会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会出现那么几个思维水平发展比较好的孩子,也就是那几个毕竟他们还处于这个年龄段虽然相对于其他孩子他们的思维水平是高出那么一些,但毕竟只有几个,所以按原定计划进行资料的收集是不行的。
当我“打入学生内部的时候”,才真正了解学生的心声。比如在全校冠上“问题学生”的某,有着比较严重的暴力倾向,偷拿被人的东西(或藏起来或丢掉或占为己有),破坏公物……;班主任也告诉实习生的我们:尽量不要去管他,只要他没有影响其他的孩子。据了解在学校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家长是极度不配合学校工作的。在和这个学生后续的交流中发现,其实他是极度渴望得到老师、同伴的认同,同时也很畏惧家长的批评;但是在他这个年龄段又缺少自制能力,一直经常犯错,而在学生心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又丢东西学生会找他,有坏东西学生也会找他。虽然他有着种种的缺点,但是他却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文学功底,小小年纪的他可以轻松的改编一首古诗,为了得到语文老师的面作业权,他可以一次性完成一份优加的作文等等,实习空暇的时候我就在想其实某是不是缺少促使他努力的正向的动力,毕竟他还是有着极好的水平在那里的,同时想到老师们介绍的情况我想会不会是“伤仲永”的再现呢?其实他的班主任是不得不放弃他呢?不应该放弃呢?应该有人做些什么,但要做些什么呢?
在实习期间我不断的遇到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到底我们改怎样去教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学习?为了社会的需求,还是为了人的发展?或者现阶段人的发展就是为社会的发展?
有同学回答我说,教育是为了给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人为什么要发展呢?就是为了适应社会,适应社会才能生存,生存了才有发展,所以培养人也就是为给社会提供人才。但是我疑惑了人的发展真的是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吗?
实习结束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是面临文档了,但是这个文档是那么的迷茫。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走”的时候有究竟抱着怎样的态度去“走”。家里的人在知道我即将要找的工作是小学教师之后,感到惊讶,认为我既然已经上了大学为什么还要去当一个谁都可以当的小学教师?家人的不理解让我非常的心痛,小学教师是谁都可以当的吗?小学,教育的基础的基础。小学的教师怎能说是谁都可以当的呢?让我心痛的同时也让我自己对教育的目的在此产生怀疑?我上学接受教育是为了什么,为了找到好工作,为了赚钱。当老师为了什么,为了工作的稳定,为了教师宽厚的待遇?难道接受教育就是为这样简单的生存,那我何必选择当教师,何必接受高等教育;简单的职业技术学院岂不更好?我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就是为了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而我如果从事了教师,我有应该做什么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
我们给教育下了定义,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教育;给教育目的下了定义,分了类。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依据自己的见解对教育、教育的目的进行阐释表述;而后人就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分析,加上所在时期的影响再次对教育目的进行阐释;就这样不断的修改添加,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教育,教育目的也变的复杂,既要符合国情,又要符合国际化同时还要符合人的发展。
同学推荐我读《教育目的论》,也许能从中给我指引。
确实为了走出迷惑,我查找资料,找人咨询……
或者说教育的目的首先应该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教育应该首先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是授其文化知识,最后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社会的进步,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对社会进步无疑有推动性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也能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因此,教育对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相互作用。
无论书上人们的争议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教育的关键组成着人,接受了教育的人是按社会的需求发展,还是打破常规进行改变社会;都要看接受教育后人的受教育的结果怎么,所以说教育目的是教育者进行教和育的本,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之后对社会产生影响或不产生影响,社会受到影响之后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教育目的改变,社会需求没有受到影响从而不改变原有的教育目的。这时候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就是不能得到身心的发展。
在《教育目的论》中指出“教育是立足与人的发展,通过把人额发展提高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来解决其所面临的基本矛盾的,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以教育为中介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
无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统一,还是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论,讨论的都是受教育者的各种发展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或次为本,或以彼为重;到了最后总会出现相结合的场面——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 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49.]。似乎这种教育目的观是最为科学和标准的取向了。但是,现实中往往要做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是有一定的挑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