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发掘文学作品的潜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作为展现魅力一种语言——潜语言,在文学作品中,其运用是非常广泛的。我国古代的诗文创作就主张“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严羽《沧浪诗话》)、“窥一斑而见全豹”,力图让读者由点而知面,由表而知里,也即由表层语言为媒介生发想象,由想象而进入艺术佳境,这也正是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的最佳途径。近代的梁启超在《中国韵文表情法》中也表明:“向来写情感的,多半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语言的运用和表现上,也很注重语言层次的构建。例如,美国诗人兼理论家柯勒•律治称象征主义为“半透明式的反映”。“半透明”指的就是,在象征主义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将要表现的思想和形式,直接诉诸于读者欣赏器官的只有一半,而另外一半,还要靠读者自己去发掘。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潜语言”运用的艺术是衡量文学作品水平的最重要的尺度。同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们教学应着力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文学作品的“潜语言”艺术,为我们达到以上目标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引导学生发现并挖掘“潜语言”,不仅有利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和品质的养成。 点击下载:
![]() 由表及里,发掘文学作品的潜语言相关范文 |
上一篇:游戏与幼儿的发展 | 下一篇:也谈《智取生辰纲》 |
点击查看关于 由表及里 发掘 文学作品 语言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