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刘备形象
《三国演义》成功塑造了历史生活中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这些人物大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加以突出描绘。使小说达到对古代人的性格描绘的极高水平。以刘备形象塑造为例。历史上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刘备形象 《三国演义》成功塑造了历史生活中许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这些人物大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加以突出描绘。使小说达到对古代人的性格描绘的极高水平。以刘备形象塑造为例。历史上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但是,当作者用仁君的标准去拔高原型的时候,当作者用封建的伦理道德对原型进行规范化的时候,他得到的却是一个可敬而不可爱的人物。 根据正史的记载看,刘备的形象确实比较宽厚。《三国志·先主传》写道: 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三国鼎立,比较而言,蜀汉的内部比较团结,曹魏的内部关系最为紧张。可是,小说夸大了刘备的性格特点,把刘备定格为仁义之君、定格为与曹操本质上完全相反的人物,问题就来了。从三国的立国过程来看,蜀汉的建立最为艰难曲折。且不说小说中已经大大地夸大了蜀汉的国力。得孔明以前,刘备东奔西走,寄人篱下,被动挨打,穷于应付,不成其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没有根据地,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刘备身边人才寥落,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班虎将,但文职人员如孙乾、庆竺等人,充其量也只是三流人才。这样一个领导班子,根本不可能制订出有远见的战略。在这个阶段,刘备还远未具备割据称雄的条件。小说写到赤壁之战以前,刘备形象的虚伪性并没有成为严重的问题。当时刘备势力尚弱,羽毛未丰,还没有力量去欺负别人。三让徐州是刻画刘备仁义品格的重要的一笔。小说在这里用张飞来衬托:“又不是 点击下载:
![]()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刘备形象相关范文 |
上一篇:白居易笔下的唐代女性形象 | 下一篇:《潘先生在难中》的人物形象 |
点击查看关于 《三国志通俗演义》 刘备 形象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