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PC机侧串行通信程序的设计
使用MFC开发是较普遍的VC++编程方法。在VC++6.0下,MFC应用程序的线程由CWinThread对象表示。VC++把线程分为两种:用户界面线程和工作者线程。用户界面线程能够提供界面和用户交互,通常用于处理用户输入并响应各种事件和消息;而工作者线程主要用来处理程序的后台任务,程序一般不需要直接创建CWinThread对象,通过调用AfxBeginThread()函数就会自动创建一个CWinThread对象,从而开始一个进程。创建上述的两种线程都利用这个函数。 线程的终止取决于下列事件之一:线程函数返回;线程调用ExitThread()退出;异常情况下用线程的句柄调用TerminateThread()退出;线程所属的进程被终止。
5.1.1程序设计的关键技术
多线程编程在串口通信中的应用中要考虑的问题:
1).串口通信对线程同步的要求
因为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而在Windows 9X/NT/2000系统下线程是汇编级中断,所以有可能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同一个对象。这些对象可能是全局变量,MFC的对象,MFC的API等。
串口通信中,对于每个串口对象,只有一个缓冲区,发送和接收都要用到,必须建立起同步机制,使得在一个时候只能进行一种操作,否则通信就会出错。进行串口通信处理的不同线程之间需要协调运行。如果一个线程必须等待另一个线程结束才能运行,则应该挂起该线程以减少对CPU资源的占用,通过另一进程完成后发出的信号(线程间通信)来激活。
串口通信的几个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措施来同步线程的执行。为此,VC++提供了同步对象来协调多线程的并行,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CSemaphore:信号灯对象,允许一定数目的线程访问某个共享资源,常用来控制访问共享资源的线程数量。
Cmutex:互斥量对象,一个时刻至多只允许一个线程访问某资源,未被占用时处于有信号状态,可以实现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
CEvent:事件对象,用于使一个线程通知其他线程某一事件的发生,所以也可以用来封锁对某一资源的访问,直到线程释放资源使其成为有信号状态。适用于某一线程等待某事件发生才能执行的场合。
CCriticalSection:临界区对象,将一段代码置入临界区,只允许最多一个线程进入执行这段代码。一个临界区仅在创建它的进程中有效。 2).等待函数:
Win32 API提供了能使线程阻塞其自身执行的等待函数,等待其监视的对象产生一定的信号才停止阻塞,继续线程的执行。其意义是通过暂时挂起线程减少对CPU资源的占用。在某些大型监控系统中,串口通信只是其中事务处理的一部分,所以必须考虑程序执行效率问题,当串口初始化完毕后,就使其处于等待通信事件的状态,减少消耗的CPU时间,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常用的等待函数是WaitForSingleObject()和WaitForMultipleObjects(),前者可监测单个同步对象,后者可同时监测多个同步对象。
3).串口通信的重叠I/O方式:
对于串口作为文件设备处理,用CreateFile( )打开串口,获得一个串口句柄。打开后SetCommState ( )进行端口配置,包括缓冲区设置,超时设置和数据格式等。成功后就可以调用函数ReadFile( )和WriteFile( )进行数据的读写,用WaitCommEvent( )监视通信事件。CloseHandle( )用于关闭串口。
在ReadFile( )和WriteFile( )读写串口时,可以采取同步执行方式,也可以采取重叠I/O(异步)方式。同步执行时,函数直到执行完毕才返回,因而同步执行的其他线程会被阻塞,效率下降;而在重叠方式下,调用的读写函数会立即返回,I/O操作在后台进行,这样线程就可以处理其他事务。线程可以在同一串口句柄上实现读写操作,实现"重叠"。
使用重叠I/O方式时,线程要创建OVERLAPPED结构供读写函数使用,该结构最重要的成员是hEvent事件句柄。它将作为线程的同步对象使用,读写函数完成时hEvent处于有信号状态,表示可进行读写操作;读写函数未完成时,hEvent被置为无信号。
5.1.2 通信协议的制定
5.1.2.1 通信协议概述
在本系统的设计中,PC机是主控者,可以发控制命令或者读取相关信息,在第四章中设计的嵌入式系统只是被动接收者,在以后的叙述中称其为下位机。这样通信协议较双方互为主控者时简单。
本通信协议的设计思想是基于帧格式传输,由一系列的ASCII码组成。PC机通过RS232串口发送命令信号、应答信号时,是一帧一帧发送的。具体如下:
1). 在PC机读数据时,遵循“读命令—等数据—报告”,即PC下达一命令,等待接收数据,根据所接收信息向应用程序报告此命令的执行情况。
2). 在PC机写数据时,遵循“写命令--等回应--报告”,即PC下达一写命令,此时所要写的数据信息含于此命令中,等待发来的已正确接收的回应信号并向应用程序报告。此命令执行完毕。
3). 如果在转输过程中,双方任何一方所接收任何一帧信号出现错误时,均会向对方发送重发此帧信号的请求,如果连续三次转输失败则退出通信,并向应用程序报告。
5.2.1.2 信号帧的分类及格式
1). 读命令帧(20H)
帧头 地址 子地址 命令类型 数据类型 数据 校验和 帧尾
说明:
帧头:STX (02H),Start of text , 长度为1字节。
地址:地址号0-95 (20H – 7FH),用于区别不同的器件地址。其中95(7FH)用于全局地址,当此项为95时,此命令发给所有设备。长度为1字节。
子地址:当用于特别作用时,此项设置范围为:1-7 (21H-27H)。正常情况下为0(20H)。长度为1字节。
命令类型:写命令,代码为20H。长度为1字节。
数据类型:不同的数据项,代表着不同的功能。长度为4 字节。
数据:数据信息。长度为4字节。
校验和:计算方法是从地址开始到校验和之前的所有字节之和取反再加1,然后取其结果的低字节。发送时转换为ASCII码格式发送。长度为2字节。
帧尾:ETX(03H)。End of text。长度为1字节。
2). 写命令帧 (50H)
帧头 地址 子地址 命令类型 数据类型 数据 校验和 帧尾
各项分析同上。
3). 数据帧(对读命令的响应)
帧头&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