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9353
浅析我国网络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一步步开放,国内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网络银行已成为外资银行争夺国内市场的切入点。我国各商业银行如果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战略性地选择网络银行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脱胎换骨的变革。网上银行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我国的网络银行发展也较为迅速,但面临的问题较多。本文从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网络银行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方面,自从1995年美国诞生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以来,网络银行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国际金融界掀起了一股发展网络银行热潮。目前,发达国家有1000多家金融机构已初步建立起网络银行服务体系。近几年来,我国金融业上网的浪潮也风起云涌,各个银行相继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网络银行发展亦较为迅速。但与国际上先进的银行相比,我国的网上银行明显滞后。网络银行的发展仍面临着观念更新问题、制度问题、安全问题、人才问题、网络银行风险防范等等诸多问题。面对五年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将全面进入中国,网络银行将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重要战场,中国及中国的银行应当增强竞争意识,增加竞争本领,惟有迎难而上,苦练内功,在竞争中壮大自己。
一、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前景
1、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网络银行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较快。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拥有了具有支付功能的网络银行。中国银行是最早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的银行,最先于1996年2月在互联网上设立了自己的主页,在网上发布信息,同时可以查询外汇牌价。1998年3月成功进行了第一笔电子交易。中国银行目前可以提供公司网上银行业务,包括通过网络银行实时查询对公账户余额及交易历史,进行网上支付、转账,向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对公汇入汇出申报,查询各子公司的账户余额、交易信息,划拨集团内部之间的资金、进行账户管理。1997年,招商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自己的网上银行——“一网通”,构建起由企业银行、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组成的功能较为完善的网络银行服务系统,办理信息查询、银企对帐、代发工资、定向转帐及网上购物等业务。其他各大银行分别加大了网上银行业务。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0年正式推出网上银行,2003年12月推出了个人网上银行业务,目前可以提供账户查询、转账、汇款、证券、外汇、基金等业务。建行从1999年开始仅在北京和广州两地试点网上支付业务,其功能主要包括对私业务网上账户查询、转账、代缴费、对公账户查询等。
2、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前景
我国的网上银行虽然起步较晚,但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首先,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金融电子化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全力推进,电子化建设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国家公用信息高速公路已投入巨资启动;其次,上网人数猛增。再次,我国金融业务已由手工处理全部进入电算化处理,大中城市商业银行电子化由单用户、多用户、分布式处理,正迈向数据集中方式处理,人民银行卫星电子联行系统已遍布全国各地、日均处理业务上百万笔,金额达数百亿元;最后,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批相关的专业人才。这些都为我国网上银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近几年来中国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的普及使网络银行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
二、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与发达国家网络银行发展情况相比,许多新的网络及计算机技术都在建设之中得以应用。同时由于计算机外包技术在我国金融业的兴起,我国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大都由IBM、NTT、HP等国际著名的IT企业提供。从技术因素方面看,我国网络银行并不比发达国家落后多少,差距主要体现在非技术因素方面。总的来说,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气候,与国际金融界相比明显滞后,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个方面的问题。
1、制约网络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第一,网络信息化程度低,阻碍了网络银行的市场开发。
目前,在我国发展各种网络银行虽然潜力巨大,但发展空间受限。从地域上看,当前我国网络环境还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东部较发达地区;在应用范围上,在全国1000多万家企业中,大多数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还不高。因考虑成本问题,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人员投入上严重不足,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相对于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网络银行的发展仍处于低级阶段。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上网用户占总人口比重还不到1%,这个数据与美国的40%及德国的10%比较起来,差距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绝大多数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是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真正使用网上支付服务的用户少之又少,网民进行网上消费及网上支付的意识和习惯还不强。因此,单从用户角度讲,西方网络银行的优势是我国网络银行所无法比拟的,我国Internet的社会普及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网络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市场文化尚不适应,网上交易的观念和习惯还有相当差距。
网络经济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网络银行的问题。第一,货币、交易场所、交易手段以及交易对象的虚拟化是网络经济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弱点。客户对网上交易是否货真价实心存疑虑,数字化、虚拟化交易要让人们从心理上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第二,居民总体收入偏低、上网费用较高等导致网上客户层面较为狭窄,数量较少。第三,人们的观念及素质还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交易不仅需要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还需要参与者对电子商务及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而这几方面我国都存在相当的差距。第四,由于各方面条件还很不成熟,使投入在短期内不可能带来回报。因此,一些商业银行抱着等待、观望的态度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国人对于财富的概念基本上还集中体现在现金上和有价证券上,难以接受电子货币的概念,要接受网络银行更是不易。在扭转传统文化桎梏、陈旧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习惯上可能要付出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第三,信用机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
信用机制是网络银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西方,网络银行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其社会在多年的建设中,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完成了从现金社会到信用社会的转变, 信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道德基础。而我国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我国的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许多企业不愿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而是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整个社会处于信用失灵状态;全民的信用意识比较淡薄,违约、毁约甚至欺诈等现象屡见不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程度较低,贷款的呆坏帐比例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管理松散和不设防护等特点,利用网络交易,交易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容易考察和验证,对社会信用的高要求也就迫使我们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支持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在网络经济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对信息的优化配置将成为银行信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系统各自为政,企业及个人客户资信零散不全,有关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其整体优势没有显现出来。第三,公安、海关、税务、交通等与电子支付相关部门的网络化水平未能与银行网络化配套,也制约了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在企业信用方面,据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帐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至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势头。而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我国目前信才刚刚开始。我国目前的信用状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