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国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现象,造成了很多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故就这么现象,本文对电子商务商家和消费者的一些特性和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网购诚信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诚信 对策 现状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高速发展,诚信问题也成为了众人所关注的对象,由于一些不法商贩唯利是图的本质,使得诚信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由此可以看出,诚信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就诚信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也是非常的必要的,因此,我就一次论点进行了论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现状
商品的质量低劣
不管是网上购物还是实体店购物,消费者看重的都是产品的质量,但是由于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品是不能切实触摸的,只能通过只言片语,图片等方式来了解一个商品的质量情况,这样的方式也就给不良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只需要发布一些虚假的信息来蒙蔽消费者,再把劣质的商品发给消费者,就达到了获利的目的,等到消费者发现时已经晚了,如果想要退货,又得经历很繁琐的步骤。
卖家不及时发货
有些商家承诺在顾客购买商品后就在一天内发货,但事实上是并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及时发货,再加上为了节省快递费,商家会选择一些价格便宜的快递,这样就大大延长了消费者拿到货物的时间,特别是消费者购买的一些食物,拿到手之后会发现已经过了保质期或者已经变质的情况,追究责任时,商家会以我发货时还在保质期内,是快递的责任,不是我的,你有问题找快递这种推卸责任的答复。
卖家不履行售后服务
电子商务的买卖双方并不能像实物交易的双方,当商品出现问题时就可以直接去店里或者打电话给售后服务,来处理相应的情况。而在网上购物,往往采用的是一次性交易,即是在完成交易后,就概不负责了,出现问题了,那不好意思,是你自己运气不好,自己承担维修保养费吧。
客户隐私得不到保障
由于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来进行交易的,所以在网络上存在的种种隐患,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也存在的相应问题。例如黑客可以通过木马来获取用户的一些隐私,或者直接盗取消费者的账户,以此来牟利。所以某某的账号被盗用,里面的金额被花费一光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了。
二、诚信缺失现状分析
1、电子商务商家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
古往今来,交易的愉快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双方的道德素质,而道德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受教育的程度来决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整体素质比文化程度低的人要好很多,而我国的电子商务商家绝大多数的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大多都是高中文化程度,这也是我国的一个普遍现象,高中文档后不想找工作,想自己当老板,但是资金又不是很充足,电子商务就提供给了他们这一契机,在家做生意,轻轻松松就能当老板,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也是由于这种情况,造成了卖家的素质良莠不齐。
电子商务商家销售的大都是些低价商品
由于商家大多都是年轻人,手里的资金不是很充裕,所以销售的东西也基本上是零食,饰品等廉价商品,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所以造成了商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有些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就贩卖一些劣质的产品给消费者,而消费者也大多不会因为这点“小钱”而向商家投诉,以破财免灾的想法来应对这种情况,也就助长了这种不良之风。
消费者更看重卖家店铺的等级
买家在购买商品时,首先看的是商品的价格、样式等等,等选定一个商品之后,就会看购买过该件商品的用户对这件商品的评价,和卖家的信誉等级,认为卖家信誉等级高,用户评价也不错的商品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去。但是就目前的电子商务商家惯用的手段来说,商家们很多都是利用刷评价这一作弊的方式来让用户去购买他的商品,所以只看重信誉这些东西还是不够的,应该更全面的了解,才能降低受骗的几率。
4、我国的诚信机制并不完善
通过上面阐述的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存在的种种诚信缺失问题,我们不难看出,这种现象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而是“遍地开花”了,而导致这一现象这么频繁发生的原因在于我国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机制,消费者只能通过商评,商户信誉等级这种可以认为编造的东西来了解商品和商家,并不能通过一个可靠的途径来了解,也就给了别有用心之徒利用的机会。
商家急功近利
目前很多商家做的就是一次性买卖,我也不期望你是我的回头客,我就以劣质的商品来欺骗消费者,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大不了我多开几个马甲,多几次店面,你不也照样要来买东西,我也照样给你劣质货,反正我只会有得赚。如果商家都抱着这种想法,我国的电子商务还有什么发展可谈。
诚信意识淡薄
劣质的商品、虚假的宣传、没有售后保障、不能及时发货这些都是缺失了诚信的行为,这是为什么呢?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商家没有诚信的意识,认为我卖东西就是为了赚钱的,我才不管你受不受骗。这种种行为成为了电子商务的毒瘤,只有拔出,电子商务才能发展。
电子商务法律的不健全
我国对于电子商务这块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很多情况下法律都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没有严厉的法律作为约束,才造成了消费者受骗后,状告无门的窘境。
政府部门的监管不严
实体店在开店的时候都需要到工商局等政府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店铺需要登记在案。而网络店铺呢?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只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认证就可以了,这也是我国网络店铺这几年飞速增长的原因。但是由于政府部门对电子商务这块并没有放很多注意力在上面,所以才造成了这些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长期存在。
三、对电子商务诚信缺失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建立起一套全民的诚信机制
要想让电子商务的交易了解对方,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起一套全民的诚信机制,该机制为每一个消费者和商家做了一个诚信度的评级,标准由国家来定,不再是杂乱无章的了。而且还要杜绝那种刷评价的作弊行为,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让双方能够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看清对方,从根本上防止甚至杜绝电子商务交易中欺骗的行为
电子商务的商家应该自觉地履行诚信义务
其实作为一个卖家来说,要想做得长久,想的应该是如何保障客户能够成为自己的回头客,而不是做一次性生意,对消费者耍坏心眼。而如何才能让顾客成为回头客呢,那么首先,你需要保证的就是自己的货物和描述的是一致的,不是弄虚作假的;其次,需要做的就是信守承诺,答应了消费者的就要做到,并给消费者以一种宾至如归的享受,那么这样,就算你每次的赚的很少,但是网络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每天上网网购的人比逛实体店的不知道多多少。所以卖家应该自觉的履行作为一个商家的诚信义务。
整合我国的物流,建立一个健全的物流体制
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别的行业的发展,其中要属快递得利最大。我国的通病就是,那块赚钱多,就会有很多人疯了似的往里挤,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这些物流公司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网上时常会看到,某某的邮件丢失,损坏这种事情。所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物流体制,也是电子商务中诚信提高的一个措施。
政府应加大对电子商务交易的监管力度
通过政府是打击那种不良商贩的最好途径,只有政府对电子商务交易重视了,才能有效地杜绝欺骗行为的发生。
完善法律中对电子商务这块的条例
如果没有法律的钳制,那么那些不良卖家就不会有危机感,因为就算被逮到了,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来处置他,只会让这种行为屡禁不止,所以建立健全对电子商务约束的法律才是重中之重,法律就像给那些网络商家绑上了一颗定时炸弹一样,只有你履行了诚信经营才不会爆炸,否则你将会收到法律的严惩。
参考文献
戴建中:《电子商务概论》2012年1月版
孟波、段超:《电子商务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