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00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摘要】:在我国,根据《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未成年人犯罪存在着低龄化、智能化、团伙化、残忍化等特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席卷全球具有共同性的问题,它被不少犯罪学家和刑法学家称之为难以医治的“社会痼疾”。未成年人犯罪有其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效果。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特点 犯罪原因 预防对策
正文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低龄化。犯罪年龄的低龄化是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比较突出的特点。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成年人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途径比较广泛,这使他们生理上、心理上的发展都比过去提前了。现在未成年犯罪的平均年龄只有15岁,有的案犯甚至不到14岁。据调查,未成年人初次违法犯罪年龄15岁以下的,占未成年人犯罪的二分之一,少年教养人员中,15岁以下轻微违法的占五分之四,这些数字都表明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明显比过去提前了许多。[1]
2、成人化、智能化。随着科学技术、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流动加快。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有向成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趋势,较之过去隐蔽、狡猾,反侦查、逃避打击的能力明显增强。一些未成年人作案时,还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联络、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电子设备等进行作案。另外,一些年仅14、15岁的少年竟成为违法犯罪团伙的首犯或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