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86
合同法逾期违约制度的浅析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违约责任与其他责任(如逾期违约)的区别、支付违约金与违约损害赔偿的构成详情等内容进行论述,并对逾期违约的本质、违约方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以及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讨论,帮助建立合同关系的双方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并使因一方违约而遭受损失的另一方可以充分认识和估计到自己承担的违约损害并采取正确的索赔方式挽回损失。
[关键词]合同 逾期违约 构成条件
一、违约责任概述
合同本质上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一致,法律则通过认可双方当事人一致的意思表示赋予合同以法律效力,从而使双方当事人享有合同权利、承担合同义务。合同的全面适当履行涉及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实现,任伺一方违反其应当承担的合同义务必将造成对方的合同利益无法实现或无法完全实现。此时,违约方应当就其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实质上足由合同义务转化而来,本质上是当事人双方的约定,不是法律强加的。合同相当于当事人双方为自己制定的法律。法律确认合同具有拘束力,在一方不履行时追究其违约责任,不过是执行当事人的意愿和约定而已。违约责任是保证合同得以全面适当履行、弥补守约方因对方违约而受到的损失、恢复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的有效方式,是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体现。1999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其中的违约责任制度吸收了以往三部合同法行之有效的规定和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体现了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发展性。违约责任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重要措施,它与合同义务有密切联系,合同义务是违约责任产生的前提,违约责任则是合同义务不履行的结果。我国《合同法》第七章专设违约责任,规定了逾期违约及实际违约等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