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编号:FY2161 范文字数:8675,附开题报告目录摘要6第1章问题的提出6第2章民事“陷阱取证”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剖析72.1民事“陷阱取证”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界定72.2民事“陷阱取证”合法性问题探讨82.3“陷阱取证”与非法证据排除问题辨析102.3.1非法排除证据的不足102.3.2“陷阱取证”不完全适用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1..
目录 摘要 6 第1章问题的提出 6 第2章民事“陷阱取证”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剖析 7 2.1民事“陷阱取证”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界定 7 2.2民事“陷阱取证”合法性问题探讨 8 2.3“陷阱取证”与非法证据排除问题辨析 10 2.3.1非法排除证据的不足 10 2.3.2“陷阱取证”不完全适用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1 第3章民事诉讼“陷阱取证”的规制 11 3.1利益平衡在“陷阱取证”中的运用 11 3.1.1法官利用利益平衡法应遵循的原则 12 3.1.2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12 3.2完善“陷阱取证”规则 13 3.2.1将“陷阱取证”分为“机会型”和“恶意诱发型” 13 3.2.2“陷阱取证”所获证据与其他证据相互佐证,形成证据链条 13 3.2.3将公证方式运用于“陷阱取证”。 13 3.3建立相应配套制度 13 3.3.1庭前审查制度 13 3.3.2建立被取证的对抗机制 14 3.3.3“非法取证”处罚机制 14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6 民事诉讼“陷阱取证”与非法证据排除 摘要 近年来,民事诉讼领域中“陷阱取证”现象日益增多。 “陷阱取证”在维护一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通常会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在审判实践中常被归为非法证据,但这一归类是否合法、合理,仍值得进一步商榷。在民事诉讼领域,立法层面未对“陷阱取证”进行明确规定;理论界对 “陷阱取证”的合法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其并不违背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具备合法性,另外一些学者则持否定观点;司法实践中,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对此类证据难以取舍。如何明晰这块介于合法、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上一篇:农民工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 | 下一篇:论医疗事故罪的认定 |
点击查看关于 民事诉讼 陷阱 取证 非法 证据 排除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