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9102 论劳动法的社会属性 (字数:17071)摘要现代法治社会已从过去的公法、私法二元法律结构发展为公法、私法、社会法三足鼎立的三元法律结构。社会法是一个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的法律体系。从古今中外各国劳动法立法的完善、劳动法属性的演进和劳动法理念的更新过程,可以发现:劳动法的立法和..
XCLW19102 论劳动法的社会属性 (字数:17071) 摘要 现代法治社会已从过去的公法、私法二元法律结构发展为公法、私法、社会法三足鼎立的三元法律结构。社会法是一个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的法律体系。从古今中外各国劳动法立法的完善、劳动法属性的演进和劳动法理念的更新过程,可以发现:劳动法的立法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完美结合;劳动争议解决的手段也是“公”、“私”并用;劳动保障监察更是以保护劳动者利益为目标。因而,劳动法具有社会法的属性,是社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劳动法属性的研究历来是劳动法理论中的重要问题,对它的认识和研究是正确对待劳动法功能、作用、价值的前提条件,也是完善劳动法制度设计、更新劳动法理念的必由之路。 对于劳动法社会法属性的研究之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社会法的概念、特征、内涵、价值、作用、宗旨以及劳动法和社会法的关系。而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和处理离不开对劳动法和社会法各自概念、范围、本质的研究,且这些研究不能抛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因而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和原则,采用历史的、实证的、比较的方法来展开对劳动法社会法属性的理论探讨,以期人们对于劳动法和社会法各自的本质、特征、理念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更加明确和科学的认识,进而使我国在制定法律法规时能把这些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其中,有利于更加充分地保护广大劳动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彰显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 关键词 社会法、劳动法、劳动保障、概念 目录 摘要 I 目录 I 一、社会法的概念与特征 2 (一)社会法的发展过程 2 1.社会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必然性 2 2.社会法的发展阶段 3 (二)社会法的概念 4 (三)社会法的特征 5 二、劳动法的发展及其社会法属性的生成 6 (一)劳动立法的发展 6 1.劳动立法的发展脉络. 6 2.劳动立法的国家化 6 (二)现代劳动法的新属性 7 1.劳动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法 7 2.劳动法“协商自治”与“国家统治”相结合的模式规制劳动关系 7 3.劳动权优先理念 8 4.劳动法是国家化的法 8 (三)我国劳动的社会法属性之生成 8 1.我国劳动法立法宗旨的根本转变 8 2.我国对劳动法性质的认识突破了“公”的限制 9 3.劳动法从平等保护转向社会弱者的倾斜保护 9 三、劳动法的社会法属性之生成 10 (一)外国劳动法的社会法属性之历史考察 10 (二)我国劳动法的社会法属性之历史考察 11 1.1949年以前我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 11 2.计划经济模式造就了劳动法律关系在历史上的行政法属性 11 3.市场经济的推行使劳动法具有民事法律的属性 12 4.对实质平等的追求及倾斜保护的手段促使劳动法具有社会法属性 13 (三)我国劳动法的社会法属性之体现 15 1.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 15 2.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兼具“公”、“私”属性 16 3.劳动纠纷案件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特殊性 16 参考文献 1 论劳动法的社会属性相关范文 |
上一篇:论农民工的劳动法律保护 | 下一篇:论正当防卫 (2) |
点击查看关于 劳动法 社会 属性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