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49013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证据欺诈为视角内 容 摘 要2一、诉讼欺诈概述3(一)诉讼欺诈的含义3(二)诉讼欺诈类型4二、证据欺诈行为的特征4(一)行为主体为当事人及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单位)5(二)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5(三)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提供虚假证据5(四)行为客体方面表..
XCLW149013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证据欺诈为视角 内 容 摘 要2 一、诉讼欺诈概述3 (一)诉讼欺诈的含义3 (二)诉讼欺诈类型4 二、证据欺诈行为的特征4 (一)行为主体为当事人及当事人之外的其他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单位)5 (二)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5 (三)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提供虚假证据5 (四)行为客体方面表现为当事人的私权利和司法公正6 二、证据欺诈行为的成因分析6 (一)证据欺诈行为违法成本较低,打击力度不大6 (二)行为人诚信缺失,是非道德观念不清7 (三)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诉讼当事人处于主导地位7 三、预防和惩治证据欺诈行为的对策7 (一)完善处罚种类8 (二)将证据欺诈行为记入个人诚信不良记录9 (三)人民法院坚持案件公开开庭审理方式9 (四)认真落实证人出庭作证制度10 (五)严格执法,依法追究证据欺诈行为人的法律责任11 四、关于我国刑法设立诉讼欺诈罪的立法建议11 (一)本罪的概念12 (二)本罪的特征12 参 考 文 献13 内 容 摘 要 诉讼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目前我国现行刑法对于诉讼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在司法实践中对同一行为处理结果差别悬殊。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立法上对于该行为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刑法理论上对该行为的定性问题争论颇大所致。对于诉讼欺诈行为,不宜按诈骗罪定罪处罚。对于诉讼欺诈犯罪过程中所实施触犯现行刑法的行为,依法定罪处罚,对于刑法没有规定的部分应按无罪处理。我国刑法应单独设立“诉讼欺诈罪”。 关键词:诉讼欺诈 定性论争 定性分析 立法建议
|
上一篇:民间借贷法律风险的规范 | 下一篇:家庭暴力的干预机制研究 |
点击查看关于 诉讼 欺诈 行为 研究 证据 视角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