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76
曾经的方便面王国----华丰——从战略选择、战略实施看华丰的衰落
目 录
一、华丰的历史背景……………………………………………………………3
二、股份改制后华丰的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及后的市场反应………………3
(一)华丰的战略选择…………………………………………………………3
(二)华丰的战略实施…………………………………………………………3
(三)及后的市场反应与华丰的自救行动……………………………………4
三、华丰衰落过程中各种原因分析……………………………………………4
(一)撤换原来的本土高层,从外地引进的各类资深营运人员……………4
(二)没有考虑到一线业人员的因素,提升他们的积极性…………………4
(三)未曾考虑到新产品推广过程中,业务人员的操作习惯………………5
(四)忽视了九十年代经销商的巨大作用,过早地使用直营策略…………5
(五)错误地使用全线市场、全线渠道策略…………………………………5
(六)令出多门,效率低下,管理混乱………………………………………5
(七)为节约成本,产品质量下降,消费者不买帐…………………………5
(八)渠道导向 而非产品导向 ………………………………………………6
(九)与旧时代不同,市场竞争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6
四、结论 ………………………………………………………………………6
参考文献…………………………………………………………………………7
华丰的历史背景
1984年,广东省农垦办引进了一套日本原装的方便面生产线,原来是提供给珠江农场的,但当时的珠江农场不接收,于是转供给平沙农场。当时时任平沙农场生活服务站站长的熊毅武先生看过这套生产线之后,决定利用这套生产线生产方便面,并把生产出来的方便面命名为“华丰”。
经过早期的摸索,华丰推出早期产品“华丰三鲜伊面”,一炮而红,发展到80年代未期,虽然产能一再扩充,但生产的“三鲜伊面”仍然供不应求,甚至发展到批发商要先交货款,后脚就到工厂门口排队收货,不然就会给其他批发商“捷足先登”。一时间华丰的广告词“食华丰,路路通”传遍了大江南北。
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企改革之风开始吹起,华丰于1992年进行股份制改革,改革过程中,熊毅武先生与当时的平沙农场场长发生分歧,熊毅武先生坚持认为企业应该国营,至少占股权大多数,不可失去经营的控制权。但时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