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897
销售模式创新中的粉丝营销——以电影《后会无期》为例
摘 要:从杨幂领衔主演的《孤岛惊魂》到郭敬明一手打造的《小时代》,“粉丝电影”的概念也渐渐走进公众视线,学界或业界开始关注并研究粉丝电影现象。本文通过对《后会无期》的个案研究,探讨粉丝电影的营销模式,尤其是对微博的运用,分析其成功营销的几大因素,对粉丝电影的营销策略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粉丝经济 粉丝 粉丝电影 微博营销 后会无期
提到郭敬明,便联想到韩寒,两人皆是80后的青年文学代表,一直被拿来各种比较和调侃,而在郭敬明跨界当导演,接连拍摄了《小时代1》、《小时代2》之后,韩寒也忍不住投身电影界,并在今年暑期档凭借处女作《后会无期》拿下6.25亿的票房,成功跻身亿元导演俱乐部。或许《后会无期》并不像《小时代》那样被追捧成“脑残粉”的“脑残电影”,但不可否认,《后会无期》也是一部专门为粉丝打造的影片,不管是从制作、发行,还是宣传上都带着明显的“粉”特征。
一、粉丝与粉丝电影
(一)粉丝的内涵
与粉丝电影相关的概念是“粉丝”,粉丝一词来源于“fans”的音译,从词源学的角度讲,该词源自“Fanatic”,意即“狂热分子”,指那些对媒介明星、演员、节目和文本极端投入的迷狂者。[1][[1] [英]丹尼斯•麦奎尔. 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8.] 人们开始意识到粉丝这一群体的出现是在2005年超女之后,李宇春的粉丝称之为“玉米”,“玉米”们的疯狂也是第一次让大众意识到粉丝的力量,将一个草根追捧到《时代》周刊的封面。05年应该是粉丝的元年,从这之后明星都渐渐有了自己的粉丝昵称,如谢娜的“娜米“、张杰的“星星”等。因而,有人说明星的崛起,本质是粉丝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