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13
论中式连锁快餐企业发展策略
——以“真功夫”为例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及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的高效率、生活的快节奏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饮食观念和就餐习惯。快餐业作为一个产业应运而生,并且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有100多万个,年营业额为1800亿元,年增幅达 20%,其中九成为中式快餐,以“真功夫”、“面点王”、“桂林人”等为代表,一成是以“肯德基”和“麦当劳”为首的西式快餐。快餐企业在年度餐饮百强企业中已割据三分天下,快餐业成为中国市场极具前景的行业。本文以中式连锁快餐企业“真功夫”的发展为例探讨中式连锁快餐企业的发展策略。
一、“真功夫”发展模式探析
“真功夫”为何能在短短 12年间从一间小快餐店发展成为中国本土中式快餐的领头羊?下面主要从它的经营方式、生产工艺、营运管理、品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连锁经营方式
快餐业的行业特点及市场定位决定了中式快餐企业只有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才能发挥规模效益和规模优势,适应现代都市人的生活需求,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1)采用直营连锁的经营方式。它是中国最早一批从事中式快餐连锁的企业之一,到目前为止一直采用直营连锁的经营方式。有业内人士分析,企业一般如果不愿意过早开放加盟,多半是从长远的发展规划考虑:其一,为了确保管理及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在品牌的掌控力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不开放加盟;其二,担心被克隆,因为加盟店很有可能在掌握了核心技术后就自立门户,采用同样的产品、相近的品牌名混淆消费者视听、以次充好,最后对品牌造成极大损失。
(2)“真功夫”突破区域连锁,进行全国布局。有专家表示,如果企业提早太多进入行业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无疑冒了极大的风险。而“真功夫”却认为中式快餐已经到了全国连锁的时机。在2003年及2004年,“真功夫”不惜巨资请了国内一个著名的调研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等5个城市分别做了两次大量调研。结果发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中式快餐品牌在各地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这表明消费者的需求正逐渐扩大并趋向成熟,随之而来的品牌意识也在加强,当增强到一定程度,即使仍旧没有品牌主动来进行传播和建设,消费者也会自发选择区域内的领导品牌。
2.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1)量化快餐制作,中餐生产标准化。“真功夫”最早解决了中餐的标准化问题,采用“蒸”的方式解决标准化的瓶颈。 “真功夫”利用其创新的烹制设备——“电脑程控蒸汽柜”,实现中餐标准化生产,实现餐厅无需厨师、80秒取餐,完全攻克了中式快餐“标准化”的难题。
(2)制定营运手册,工作流程规范化。“真功夫”从采购到物流等流程也引入了现代化快餐管理方法,1999年它逐渐制定形成了一套与洋快餐相似的适合自身特点的营运手册,建立了配送中心。所有“真功夫”餐厅原料都由后勤统一采购,建立了三大后勤基地,另设八个大型专业原料供给基地。
3.就餐环境整洁幽雅
调查结果显示,快餐店的氛围很重要。 “真功夫”人性化的布局给人以“家”的温馨感,餐厅里摆放着各种名画,给人色彩靓丽,窗明几净的感觉;餐厅内播放着世界名曲,给人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
4.成功进行品牌转换
“真功夫”饮食有限公司的前身“双种子”餐饮集团的中式快餐一直坚持做蒸饭、蒸汤、蒸菜这样的系列产品;但 “双种子”老实、粗糙的品牌印象未能抢占主流文化,而文化是表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品牌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文化;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没有文化底蕴,就不可能有名牌。中国快餐业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才能与洋品牌相杭衡。经过认真推敲,一个全新的品牌——“真功夫”诞生了。“功夫”是中国数千年的养生文化瑰宝,是中国之于世界的识别符号; “功夫文化”反映的主流价值是征服自我,超越极限!“真”来自于“蒸”,“蒸”与“功夫”链接组合成“蒸功夫”。“真功夫”的含义是“真正留住食物精华的蒸功夫”。“蒸的营养专家”明确了品牌核心价值—-下了“真功夫”,自然营养美味!
2005年“真功夫”的品牌成功转换,它在该转换工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全国近70家“双种子”分店的现有标识、设备、服务、产品,全部升级转换,采用新品牌模式。
(2)终端改造:大胆革新产品线、更换所有餐具、加大产品份量,将产品全面提价,全力去改变消费者心目中“中式快餐不卫生、便宜低档”的认知。
(3)全面改进装修风格,主动创新,积极探索有别于洋快餐的中国中式快餐装饰风格。
(4)全面实行中式快餐标准化管理,以毫不逊色于洋快餐的“品质、服务、清洁”引起顾客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