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295
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选择
[摘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解决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的贫困问题。通过分析中西部地区农村的贫困现状、制约因素及贫困地区如何选择脱贫致富的路径问题,希望能有助于农村贫困地区早日实现小康。
[关键词]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十六大报告也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全国人均纯收入500元以下的还有2.6%,人均纯收入500~1000元占11.5%,人均纯收入1000~1500元的占17.9%,人均纯收入1500~2000元的还占17.9%。因此,农村贫困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奔向小康,不仅是一个非常紧迫的经济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
一、制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结构不合理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产品绝对量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和进口农产品的冲击,使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露出来。其突出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质量不高,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