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15
论我国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
[摘 要]:村民自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最广泛的实践。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实行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而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选举在理论上和操作上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的现实意义,结合现阶段我国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村民自治 民主选举 选举的对策
村民自治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基层政治制度由传统向现代的革命性变迁和整体性发展。作为一种农村基层自治形式,村民自治理应依赖民主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来实现其发展。当前,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完善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制度,无论是对繁荣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理论研究还是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都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的现实意义
(一)民主选举提高了村民的民主意识
实行村委会民主选举后,广大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民主权力得到了切实保障,农民真切地感受到了管理自身事务的自主权,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农民的主人翁责任感,从1999年农村第一届民主选举的67.4%的参选率到2005第三届的83.1%的参选率,所有村民参与意识有所增强。在对农村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不少村民对民主选举的程序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甚至有些村民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较为熟悉,这些都是民主政治带来的影响。
(二)民主选举增加村干部的责任心
在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抛弃了传统的村干部由镇政府委派产生的现象,对村官的考核也从上级考核转变为上下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