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25
积极的财政政策--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选择
[摘 要] 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有6年,面对学界和政界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是继续实施的争论,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日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也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通过本文回顾总结了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政策内容及实施特点,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做出了客观评价,进而在理论和实绩的基础上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积极财政政策基本走向的一般性结论。 笔者认为,1998年我国出台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经典举措。这是因为,1998年我国经济明显出现了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本已存在的后短缺经济的新问题进一步显性化。一是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消费需求增长缓慢。迅速推进的医疗、住房、教育等各项改革,使人们的预期支出增加,造成居民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边际消费倾向相应下降。二是投资需求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缓慢。国内需求不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叠加在一起,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放大效应,我国形成了通货紧缩的局面。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扩大内需 税收政策 财政政策
目前我国的经济处于两难处境。通货膨胀与需求不足,经济放缓是目前的两难处境。担心通货膨胀引起社会不稳定,要千方百计抑制物价,物价稍稍稳定,又担心需求不足,经济发展速度变慢。,失业率增加,也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扩大内需是关键。
中国的产品出口数目巨大〈就是内需严重不足〉,比如金融危机打击出口国家人民消费信心,造成中国出口大幅减少,意味着中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