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27
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摘 要]: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的历程,哪些问题是国有企业存在的重大问题?国有企业是国家的核心企业,如何进行怎样的改革?未来的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本文试图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国有企业 改革 解决途径
事实上,我国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由来已久,我国高度集中统一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是在建国之初伴随着“一化三改造”迅速形成的。随后效益差的问题和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而我国对国有企业深入的改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从1978年试点至今经历了五个改革发展阶段:
(1) 1980年前后,进入初期的放权让利阶段。
重点调整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这一阶段的改革试图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内,通过向企业放权让利来增强企业的活力。自主权的扩大和利润留成制度的实行,激活了传统体制下作为生产单元的国营企业的盈利意识和发展意识,为逐步适应市场竞争初步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仍居主导地位,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受指令性计划的控制,市场体系尚属萌芽状态。
(2) 1985年左右,开始以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改革。
1984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出现了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税利分流以及股份制试点,探索搞活企业的多种经营方式。
(3) 自1992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沿市场化方向深入推进。
我国成功地进行了计划、价格、财税、金融等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基本形成,国有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进行生产经营;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开始按照商业化的原则发放,各级财政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