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660
城乡贫富差距的原因分析
【摘要】中国已经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走过了将近30年,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的GDP、科技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已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民众的思想和心理方面也发生了巨变。然而,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和内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加剧,贫富分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财富在向少部分人手中集聚,而大部分农民仍然在与贫困抗争。从总体上说,中国的多数农民在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在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民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农民的贫困问题也更加迫切。从这一现状入手,分析了导致中国农民贫困的原因,提出了部分政策建议,指出发掘中国农民的聪明才智对于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之初,扩大收入差距是提高微观经济效率的重要举措。因为在按劳分配原则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推行工资加奖金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时收入差距的出现和扩大是建立在收入共同提高的基础上,是摒弃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的结果,并没有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居民收入差距还会继续扩大。随着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不平等日益加深,不仅贫困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更易诱发贫困者的不满。笔者认为,应从和谐社会的构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保持必要的收入差距作为经济激励的主要手段,同时,针对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弱势群体逐步增多,利益关系的变化速度加快等现状,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