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722
国有企业改制——中国国有资产保护的法律对策
[摘 要]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以下统称企业改制)。即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以便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国有企业改制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企业的活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使国有资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然而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致使大量的国有资产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途径流失。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直接拥有者,保护国有资产是其义不容辞的义务;同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国有资产的保护,仅靠几个行政命令或规章制度是难以做到的,它需要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才能达到保护国有资产并使其增值的目的。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制 国有资产 流失现状 原因分析 法律对策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指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形式使以上资产的最终所有权发生变更,由国家所有变更为不符合持有国有资产条件的法人或其它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以及个人所有的为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国有企业即全民所有制企业。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由中央或地方的一个财政主体或一个国有企事业单位所设立的,利用全民所有的财产从事生产经营,隶属于政府某主管部门的企业。
由于国有企业改制是在探索、实践中进行的,缺乏一些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