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034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摆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并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使之形成最佳合力,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积极的调控作用,是目前理论界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经济学词汇.财政政策的概述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一个是从经济理论角度讲,一个是从政策措施讲。”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是国家调控社会总供求最为有力的两大经济手段,在协调社会总量与结构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诸项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导政策。其中,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改变政府支出、收入及转移支付水平来调整经济运行,它们对经济调节作用较为直接,力度大,但弹性较差,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借助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最终影响国民产出和物价水平。如何恰当准确地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运用到对国民经济积极的调控中去,积极发挥其作用,对于度过金融危机,促进社会繁荣具有深远影响。由于财政、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与特点,各有各的优势和局限性,如果能够协调和配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政策效果,另外,由于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财政、货币政策之间往往会相互影响,两者之间如果没有协调和配合,有时会相互制约和擎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