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737
城市贫困人口的致贫经济原因简析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城市贫困程度和特点,阐述了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并对城市贫困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剖析。在能力贫困范式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贫困人口的致贫经济原因进行了产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城市人口贫困的经济原因以及人力资本产权在生产、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的影响,指出,导致城市贫困经济的各种原因正是通过影响贫困人口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影响了贫困人口的产权经济维护能力,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 反贫困 产权分析 城市贫困经济原因 人力资本 政策建议
一、城市贫困人口的致贫的经济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现象。城市贫困是我国高速发展中出现的“新贫困”,根据已有研究,城市贫困的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及家庭因素
家庭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越低,陷入经济贫困的可能性越大,贫困发生率越高;家庭成员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不容易陷入贫困。户主的受教育水平为高中或中专、大专以上,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就业人员占家庭人口比例越高,越不容易陷入贫困。另外,在健康和教育方面面临较大风险或不确定性的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家庭。简言之,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偏低、无固定职工或从事体力劳动的居民户,以及在健康和教育方面面临较大风险或不确定性的家庭,最有可能陷入贫困。
2、制度与政策因素
制度与政策因素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国有企业改革造成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增加,被认为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经济贫困恶化的首要因素。而由于失业保障体系不完备,医疗保险没有惠及全民,政府对城市中缺乏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社会救济非常有限等,使得一部分城市人口陷入深度经济贫困。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共同影响下,城市贫困人口急剧上升,下岗、离岗人员成为城市经济贫困人口的主体。
3、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压力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日益突出、不同行业或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加速扩大等。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被人口增长所抵消,这是我国城市存在贫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贫困发生率高于东部地区。而行业或部门间的收入差距,也是城市贫困的经济原因中的重要致因——在低收入部门就业更容易陷入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