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87
我国现阶段劳动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
[摘 要] 本文列举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出现的新形势。一方面,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沿海城市及发达地区,一些传统的就业大户(如制造业),却面临着招不到人的尴尬。同时本文分析了出现这些新现象的几点原因,并针对现状指出了各相关方应该采取的的一些缓解就业压力的做法。
[关键词] 就业形势 原因 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劳动就业现状及出现的新现象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以“人多力量大”而自豪,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它的确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过多使我国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持续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
1、我国劳动力总量上仍将供大于求,并且会长期存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游钧认为,从长期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2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十一五”这5年看,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把离退休等退出劳动力市场情况考虑进来,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而在需求方面,按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富裕仍在1200万人左右。“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所以判断,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劳动力不会不够用,还是供大于求。”每个适龄劳动者仍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2、由于劳动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2009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我国东南沿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