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073
我国城市贫困的原因分析
[摘 要]城市化大发展,使得大量城市问题日益显现。在CPI日益增加的今天,城市贫富差距日益加大,使得城市贫困问题加剧,引发了大量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本文就从研究并探讨城市贫困人口人力资本产权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的影响,指出导致城市贫困的各种原因。文章表面正是通过影响贫困人口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影响了贫困人口的产权维护能力。[关键词]产权分析 城市贫困 致贫原因 人力资本
一、致贫原因的产权分析
依据马克思社会生产关系的理论,他把所有导致贫困的原因,都相应地归结到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环节。而所有消除贫困的行为,实际也都是对扶贫物资重新进行产权界定,再根据扶贫物资的流向和涉及的主要领域,其中产权的重新界定也相应落入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各个环节。因而,是否有效消除贫困,主要取决于:一,扶贫行为中对产权重新界定是否和导致贫困的原因吻合,即是否两者同处于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环节;二,如两者吻合,则决定扶贫效率就是贫困人口产权的维护能力。如贫困者能够维护扶贫行为中被重新界定的产权,则扶贫是大有效率的。 二、城市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 1、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原因导致贫主要反映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使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其收入的下降,使其陷入经济危险。[①1987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为276.6万人,到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已达681万人,每年失业人口以6.64%的速度递增。这些失业问题,直接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导致贫困。]①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了贫困人口的增加。如我国的纺织工业,曾是我国的支撑产业,吸纳了大量的人员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纺织行业就有120万的职工下岗分流。下岗职工普遍年龄偏大,加之文化程度偏低和技能单一,就业困难,收入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