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621
国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保护的法律对策
[摘 要]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国有企业改制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企业的活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使国有资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然而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致使大量的国有资产以各种形式通过各种途径流失。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直接拥有者,保护国有资产是其义不容辞的义务;同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国有资产的保护,仅靠几个行政命令或规章制度是难以做到的,它需要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才能达到保护国有资产并使其增值的目的。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制 国有资产 流失现状 原因分析 法律对策
国有企业改制即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次改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之中。企业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的过程中,一是如何使其更好的分离,提高企业的活力,增加国有资产的价值,也就是所谓的“增值”;二是如何不让国有资产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流失,也就是所谓的“保值”。
国有企业的“增值”是以国有企业的“保值”为基础的,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更好的做到了“保值”才能使其更多的“增值”,这才是国有企业改制的真正目的之所在。所以,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家在行使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并转让国有企业的经营权,要达到作为财产权利形态流转的效益最大化之目的,其首要问题即如何做好对国有资产的有效保护。
一、 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界定
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的为国家所有的其它权益。除了上述实物资产外,企业行使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以企业名义取得的商标权、专利权以及版权,技术密秘权或转让许可使用这类权利形成的价金收入原则上属国有资产。以上所列举的国有资产属国家所有,国家拥有对其最终处分权。所以未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明确授权或同意,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处分以上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指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形式使以上资产的最终所有权发生变更,由国家所有变更为不符合持有国有资产条件的法人或其它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以及个人所有的为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