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81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意义
[摘要]:和谐是一种治国方略,和谐是一种社会规范,和谐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生安逸、秩序井然的一种社会状态。社会保障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保障既是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制度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制度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很不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完善和建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 政府 人民群众 制度建设 加快立法
一、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1、社会保障的相关概念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这一定义包含以下4个方面: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者说是代表国家的政府。国家或政府是社会保障事业运行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统一管理的主体。国家是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是具体执行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只有政府才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社会实行生活保障。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对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积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谋福利,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其次,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丧失了劳动能力者或生活困难的人群。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是保障社会成员中因意外遭遇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者、失业者,以及孤寡老人、孤寡儿童妇女等生活无依无靠者的生活。而完全的社会保障应该把全体社会成员作为保障的对象。
再次,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主要是满足社会成员在遭遇困难时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不是更高层次的需要。
最后,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相应的社会立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为支点的,必须以法律形式规范国家的社会保障职能机构、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各种社会保障费的缴纳比例及津贴给付的标准,确立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投资运营的原则和办法、社会保障管理费的提取比例、使用范围与开支办法等,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制度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