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285
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扩大内需
[摘 要] 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扩大内需成为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入手,得出我国目前存在着内需不足的结论,然后根据相关理论框架详细分析了影响内需的原因,并针对我国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国内需求 影响因素 对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由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2003—2007年每年的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然而,在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背后也潜伏着诸多问题。大多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高投资水平、高资源消耗、高浪费、高污染和低效率,使得经济成就的代价很高。而且,中国拥有世界最高的国民储蓄率和超低的工人工资。中国一直以来长期内需不足,经济不得不高度依赖出口,风险增加。
到了2008年,一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原本就有一些问题的中国经济也受到较大冲击。至今,经济形势相当严峻,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出口下降幅度较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工业增长回升乏力,经济效益持续下滑,民间投资意愿偏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收入下降,就业压力很大。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出来的2009年一季度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GDP为65745亿元,同比增长6.1%;CPI同比下降0.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4.9%;1-2月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62万,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3月末外汇储备为19537亿美元,比08年末增长77亿美元。一季度三大需求对GDP贡献的数据,最终消费对GDP的拉动在6.1%中占4.3个百分点,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