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225
扩大就业渠道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文档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文档生115万人,2003年高校扩招后文档生的人数达212万人,2009年大学生文档人数达到610万。九年增长了5.3倍,年均增长率超过20%。虽然政府一直都在做各个方面的努力,但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一年。2009年我国面临2500万农民工、830万城市下岗失业人员、760万大学文档生的就业问题。 与此同时,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第一,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外企裁员或者减少文档生的招聘;第二,部分外企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大幅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就业空间;第三,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国内经济放缓,国内中小企业也面临缩减规模甚至倒闭的威胁;第四,今年开始执行的公务员行政机关机构改革以及事业单位即将启动的改革,将会使以财政为依托的职位增加幅度放缓。
本文主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就业的关系、扩大就业渠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就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对我国就业政策的建议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就业 改善生活 社会稳定发展 扩大内需 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意味着老百姓可以有尊严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只有通过就业,有一个人才能获得收入、安居乐业、实现价值,社会才能不断的稳定发展。就业权利的实现是保障劳动者其他各项合法权益的基础和前提、一个无比珍贵的就业岗位,是家庭长久的经济支撑,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前提,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措施,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就业的关系
( 一 ) 就业结构的变动遵循什么规律
就业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是由一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的。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劳动力会按照三次产业的顺序依次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始终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保持着紧密关系。虽然就业结构的变动在一定时期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往往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但从较长时期看,就业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是一致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就业结构的变动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水平也同样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阻碍了就业容量的扩大。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4%,这与发达国家80%相比低了4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