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99
论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与发达国家 家族企业成长模式的比较
[摘要]家族企业历史悠久,至今依然是国内外最广泛的企业组织形式。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家族企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的发展壮大,而其内在缺陷也使得企业得不到更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家族企业定义的研究和发展问题的了解,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家族企业。
[关键词]家族企业 优势 缺陷 发展 研究 比较
一、家族企业定义的研究
(一)家族企业的定义
关于家族企业的界定,国内外理论界众说纷纭,但一般都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这个角度来分析。潘必胜(1998)认为,家族企业是一个家庭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盟关系的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且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权。郭跃进(1998)则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企业,在于家族成员对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控制程度,即只要家族成员在企业的股权大于50%,便可以认定其为家族企业。而学者孙治本将是否拥有企业的经营权看作家族企业的本质特征。他认为,家族企业以经营权为核心,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系的家族直接或间接掌握一个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
(二)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
家族企业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在顽强的生长和发展着。美国学者克林·盖尔西克认为“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到80%之间。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庭所有或经营”。
据统计,家族企业创造的价值目前占据美国GDP的50%,并为美国提供了50%的就业机会。而据美国家族公司研究所的调查,家族控制企业对美国新增岗位的贡献率达78%。同时在这些家族企业中,不再是控股严密的私人公司和夫妻店,也存在很大比例的上市公司。总体上来说,家族仍然控制着企业较大的股份。
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掀起了家庭经营的第一次浪潮。随着对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认同,占据私营经济绝大比例的家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私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方面,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由1989年的0.57%上升到2001年的12.7%,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提高近1个多百分点。在就业贡献上,私营经济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1989年,全社会每100个新增就业者中有0.07人流向私营企业,到2001年时,已增至有33人流向私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