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36
我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自身的认识和国有企业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着手,从而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优点和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性的提出了一整套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方案。这一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改变体制。二、人才管理制度。三、分配制度。四、整体监督体系。
[关键字] 国有企业 体制 人才管理制度 分配制度 整体监督体系
一、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国有企业,或称国营事业或国营企业。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现国有企业还存在,增长缓慢,亏损普遍且严重,活力不足、效益不佳等问题,使得我国整个国民经济难以真正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
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不仅总量增速加快,总的说来结构趋于优化。这正是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2001年,中国基础产业占用国有资产总额为37235.7亿元,比199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率13.5%;占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总量的62.2%,比重较1995年末提高7.3个百分点;国有大型工商企业占用国有资产总量为45990.7亿元,比1995年末增长了1.5倍,年均递增16.1%;占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总量的76.9%,比重较1995年提高16.6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交税收占工业企业上缴税收的2/3;196家中央企业实现的利润占全国15.9万国有企业利润的64%。①近年来,国有经济效益状况改善,比如,2003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638亿元,比上年同期新增1317亿元,增长56.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8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4%。②国有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国有经济改革在市场取向改革中也处于核心地位。
但是,当前国有经济改革的滞后局面(包括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改革滞后,还包括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滞后)同它在改革中的核心地位极不相称,拖了整个改革的后腿。还需指出:面临非国有经济加快发展和扩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