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免费范文 -> 其他专业范文 -> 工商管理 -> 中国汽车业战略与思考(二)
行政管理文档范文| 物流管理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范文| 工商管理范文| 旅游管理| 财管管理范文| 工程管理| 安全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 电视制片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
工程管理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范文下载| 信息管理范文| 人力资源范文| 酒店管理| 免费物流范文| 工商管理| 行政管理| 物流专业范文| 免费旅游范文| 行政管理范文| 人力资源|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摄影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新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播音与主持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表演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画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原创文章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录音艺术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书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体育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工商管理专业文档范文

中国汽车业战略与思考(二)

本文ID:LW65564 ¥
图表3:我国主要汽车品牌保有量情况单位:万辆序号汽车生产企业汽车品牌汽车保有量2005年2006年2007年1上海大众桑塔纳172.9915.1116.0920.002一汽大众捷达120.7814.2217.6820.113天津一汽夏利90.2518.4416.1913.454广州本田雅阁67.9511.412.3211.805上海通用凯越65.2515.0917.6519.686上海大众帕萨特64.196.7211.3812.05..

    图表3:我国主要汽车品牌保有量情况

    单位:万辆

    序号 汽车生

    产企业 汽车品牌 汽车

    保有量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1 上海大众 桑塔纳 172.99 15.11 16.09 20.00

    2 一汽大众 捷达 120.78 14.22 17.68 20.11

    3 天津一汽 夏利 90.25 18.44 16.19 13.45

    4 广州本田 雅阁 67.95 11.4 12.32 11.80

    5 上海通用 凯越 65.25 15.09 17.65 19.68

    6 上海大众 帕萨特 64.19 6.72 11.38 12.05

    7 北京现代 伊兰特 56.68 17.38 16.97 12.03

    8 奇瑞汽车 QQ 45.03 11.39 13.2 13.02

    9 东风神龙 富康 42.03 5.03 5.07 2.80

    10 长安铃木 奥拓 41.58 5.48 3.93 3.19

    11 上海通用 别克君威 37.51 6.45 3.41 1.53

    12 一汽大众 奥迪A6 34.33 4.23 6.34 7.26

    13 一汽大众 宝来 33.19 3.94 3.83 5.86

    14 广州本田 飞度 30.85 8.92 5.92 6.33

    15 吉利汽车 美日 30.36 7.61 5.91 7.93

    16 上海通用 赛欧 28.64 4.61 2.64 2.05

    17 上海大众 波罗 27.80 1.55 5.64 9.04

    18 一汽丰田 花冠 25.73 6.74 8.01 6.40

    19 长安铃木 羚羊 24.12 2.53 4.76 3.93

    20 奇瑞汽车 旗云 23.23 5.85 10.13 9.54

    21 东风神龙 爱丽舍 22.12 4.27 4.24 3.14

    22 一汽轿车 马自达 21.04 5.04 4.6 5.40

    23 悦达起亚 千里马 20.83 6.62 3.52 0.53

    24 长安汽车 福克斯 20.47 1.24 7.97 12.50

    25 吉利汽车 豪情 20.27 4.76 2.17 0.54

    26 北京现代 索纳塔 20.04 4.35 3.71 2.55

    27 一汽丰田 威驰 18.58 2.67 3.64 3.94

    (二)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分析:

    1、我国自主品牌的现状:

    2008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30.8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占有率比上年略有降低。与国外成熟的造车业相比,我们的自主造车者整体上呈现出数量众多却规模有限的局面。几年前汽车业的准入门槛之低和利润之高吸引了诸多的国内企业参与,目前轿车自主品牌有37个,自主品牌各厂商之间的技术差异不明显,对销售网络和营销能力的依赖远大于对技术的依赖,特别是规模的严重不足,致使多数自主品牌企业陷入残酷价格战而疲于奔命。在自主品牌企业阵营中,生产规模达到20万辆左右的只有奇瑞、天津一汽、吉利三家企业。

    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将一个国际型汽车企业的生死门槛定在了15万辆以上,规模是保证其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在国内,达到单一车型年产10万辆这一并不算高的门槛的自主品牌企业仍屈指可数。去年数据统计,在我国100多家汽车企业中,年销量不足10万辆的企业达72家,自主品牌仍面临数量多、规模小的散乱局面。

    在“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到2010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60%以上。这是一个令兴奋的目标,但是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向,是依靠数量众多的企业总量实现,还是发展数量可控的规模企业,值得我们思考。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年产销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单独存在,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局面。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重组整合已不可避免。

    2、自主品牌产品结构和价格分布

    自主品牌的市场仍持续徘徊在低端市场,市场主体和增长集中在A级车市场,更多的是在AOO级市场。在07的销量中,AOO级占据53%的份额,而在自主品牌的销售结构中,B级车仅占8%,10万元以上仅占5%。长时间以来,A级车市场都是自主品牌生存的基础。当现代、通用、大众、PSA、丰田都在争夺10万元以上的中端及中高端轿车市场的时候,以奇瑞和吉利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把目光放在了竞争相对宽松、技术壁垒不强的低端市场,依靠强有力的价格竞争力获得了市场优势。但目前PSA、本田、现代、通用在这两年内都不断推出了排量更小、价格也相对更便宜的紧凑型经济轿车,如现代雅绅特、雪铁龙C2、雪佛兰乐风等6-10万元的产品,国产低端产品开始面临合资品牌带来的竞争压力。

     而在B级车市场,自主品牌的“价格”杀手锏并未能收到相似于A级车市场的良好效果,以奇瑞为例,2.0排量的东方之子价格拉低到了10万元以下,但销量依然有限,B级车的中主要市场被合资品牌牢牢占据。在自主品牌的销量结构中,B级车占8%,10万元以上的占5%,有3%的B级车价格在10万元以下。说明在中级车市场,自主品牌并未被消费者接受,中级市场对技术和品牌的两大要求成为自主品牌产品结构提升的两大瓶颈。

     自主品牌要想在国内与国际品牌车型竞争,光以价格取胜已经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想获得长期发展并挤进世界汽车市场必须自主创新,在汽车技术及品牌发展上加大力度,提高产品品质,健全售后服务体系等。

    3、合资品牌的现状:

    合资品牌开始向本土化靠拢,设计理念随着进入中国市场后,发生着巨大变化。2007年我国汽车生产888.24 万辆,同比增长22.02%,销售汽车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 .84%。其中轿车销售 472.7万辆,同比增长23.64% 。除韩系企业外,其他外资轿车企业都所不同的增长,广州丰田高达223.16%,其次是北京奔驰达到172.15%,第三是东风本田增幅为108.91%。另外本田中国增长75.45%,长安福特马自达增长58.81%,华晨宝马增长43.08%,一汽大众增长37.19%, 东风日产增长33.85%。

    南北大众2007年在中国市场已经形成百万的销售规模。通用在2007年12月21日宣布在中国汽车销量已经达到100万辆的目标。2006年投产不到半年的广州丰田产量突破6万辆,凯美瑞仍然供不应求,2007年销售超过17万辆,预计丰田可能在2009年成为第三家在中国销售突破百万的公司。福特在中国加速实施其“长江战略”,2007年9月长安福特马自达南京工厂竣工投产,重庆产能不断扩大,其战略布局基本完成,其在中国市场的总产能达到55万辆。本田随着东风本田产能扩大,广州本田增城工厂投产,2007年本田在中国产能扩大到53万辆,本田在中国进展非常迅猛,在受到丰田凯美瑞的抑制,销售同比仅持平,为此其推出第八代雅阁,预计2008年本田将达到80万的产销规模。东风日产已经将中国市场列为其主要市场,08年希望日产在华的合资和进口车销量达到50万辆。现代受到中国本土企业的强力挑战,而品牌提升的努力受挫,北京现代的产量下降30%,悦达起亚也下降了15%,随着新车型的推出,现代在中国市场还是雄心勃勃。

    2007年,日系轿车销量达到132.12万辆,车市场占有率接近30%,同比增长38.17%。德系品牌轿车销量92.35万辆,市场份额为19.81%,同比增长37.01%;美系品牌销量为63.28万辆,市场占有13.42%,同比增长20.31%;韩系销量27.27万辆,市场占有5.77%,同比下降24.99%;法系销量20 .28万辆,市场占有率4.29%,同比增长3.57%;意系销量1.95万辆,市场占有率0.41%,同比下降36.07%。如果把德、法、意归为欧系,那么欧系仅次于日系和中系,名列第三,市场分额为24.51%。

    图表4:2007年分国别轿车销量 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

    从2001年到2007年的6年时间里,欧系轿车在中国的市场分额有53.8% 下滑到24.51%;日系轿车则由15%上升到29.95%;韩系轿车由0.8%上升到9.77%,再下降到5.77%;美系轿车由8.1%上升到2006年的14.17%,2007年降到13.42%。

    2007年3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指出新增产能应该“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加强研发体系的建设,在消化引进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明确规定“所有新建汽车整车企业和现有企业跨产品类别的生产投资项目,除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还要满足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自主开发产品的条件”合资企业至少要明确新增产能为中外双方合作研发。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中国汽车消费者的需求、审美情趣与世界其他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合姿企业必须开发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及审美习惯的新品牌、新车型。目前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东风日产、神龙等都已经在中国建设研发中心,其中上海通用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联合开发了别克君威、上海大众研发中心则成功开发了帕萨特领驭等车型。

    与此同时跨国巨头们还角逐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世界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对70%在中国设厂,在中国投资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达1200家,并且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比如德尔福、博世、电装、杜邦、法雷奥等。汽车金融也是跨国汽车企业占领的一个市场,其对扩大汽车销售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中国汽车业战略与思考(二)相关范文
上一篇:关于品牌战略的探讨 下一篇:现代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新趋势分析
点击查看关于 中国 汽车业 战略 思考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