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96
探析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企业会计改革一直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通行做法的差异大为缩减,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例,我们将几十项会计政策与之对比,除个别方法因我国国情而未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外,其他内容在总体上已趋于一致或相近。本文回顾了我国的会计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并分析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特点以及弊端,提出了新会计制度改革的要点。
[关键词]国际化 发展阶段 改革特点 改革要点
一、我国会计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
回顾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历史,从建国至今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其中,第一次是1950年-1952年,借鉴前苏联的经验,创建了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一致的分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实现了同所有制、同部门、同行业内的会计信息的一致性。第二次是1992年-1993年,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适应改革开放,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要求相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依照基本准则的要求,制定了分行业的大行业会计制度和分经营方式的三大会计制度,实现了同行业、同经营方式下的会计信息的一致。第三次是2001年,取消分行业相分经营方式的会计制度,建立综合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一致。
探析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