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摘 要2一、可转换债券金融行为相关概念分析4二、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比较5(一)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对比的偏股性5(二)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对比的偏债性6三、企业最优融资规模分析6四、结语8参考文献9摘 要为应对金融危机,避免动用国家资源救助大型金融机构,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产品,或有可转..
目 录 摘 要 2 一、可转换债券金融行为相关概念分析 4 二、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比较 5 (一)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对比的偏股性 5 (二)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对比的偏债性 6 三、企业最优融资规模分析 6 四、结语 8 参考文献 9 摘 要 为应对金融危机,避免动用国家资源救助大型金融机构,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产品,或有可转换债券应运而生。这一新型的金融工具与普通可转债一样兼有债券和股权的性质,与普通可转债的“债权人拥有转换选择权”不同的是:当公司或银行的资产价值低于某一水平时,或有可转换债券自动按一定的比例转换为股权,以达到减轻公司或银行债务、帮助公司或银行走出困境的目的。近几年,或有可转换债券的创新吸引了研究人员、业界人士和政府部门的普遍重视。目前,国外对或有可转换债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它的定价、转换规则的设计和稳定大型金融机构的功能方面。 关键词:可装换债券;融资;企业 一、可转换债券金融行为相关概念分析 企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金融证券,因持有人在规定时期内可将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而受到投资者欢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交易和转换对公司价值影响的不确定性,根植于不同投资者对可转换债券有着不同的效用( 收益) 期望,他们会在转股时机和转股数量的选择上采取不同的决策。现有的关于可转换债券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发行公告的效应方面,大部分文献认为,发行者发布可转换债券融资公告后股票价格就出现下跌,例如,Mikkelson 和Partch的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发行公告后的股票价格平均有2%的下降幅度。一般来讲,实证分析结论在得到现实数据资料支持的同时,往往是以相应的理论分析为背景的,对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后股价下跌的效应分析,也充分反映了实证分析与理论背景的关联。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有限理性理论在经济分析中的运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颠覆了投资运行、金融运行和公司治理等领域的传统理论。就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后出现股价下跌效应的研究而论,其理论基础是以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约束为底蕴的委托代理理论。很多研究者关于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后出现股价下跌效应的研究,大都援引Myers 和Majluf的观点作为立论依据,Myers 和Majluf 两人的观点是委托代理理论针对可转换债券发行分析的具体运用。他们认为在公司价值的判断上,公司内部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经理人比外部投资者拥有更多的公司经营信息,对公司估值更加准确。当公司股价出现高估时,他们作为既有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实践者有着强烈股权融资动机的同时,也有着引导内部股东兑现高股价的诱惑; 另一方面,当公司实施可转换债券融资而市场认为公司估值过高时,外部投资者更会抛售股票,从而造成股价下跌。经济学界的一些实证分析结论指出,可转债融资发行所造成的股价下跌幅度,一般介于纯债权融资和纯股权融资之间。从相关实证研究来看,如果我们将股价涨跌看成是可转债融资发行的效应,不同国家资本市场的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效应并不一致。在美国资本市场,可转换债券公告期间的股票价格有显著的负收益效应,部分原因在于可转换债券买方的实质性变动。在英国资本市场,公告可转换债券发行后,发行主体的股票也同样产生了股价下跌的情况。
我国企业可转换债券的融资行为分析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2) |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
点击查看关于 我国 企业 可转换 债券 融资 行为分析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