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得税会计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很少有人从理论上揭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就此作初步探讨。目 录摘要一、所得税的性质二、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及其差异三、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与分析(一)应付税款法。(二)纳税影响会计法。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1)采取应付税款..
摘要:所得税会计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很少有人从理论上揭示所得税会 计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就此作初步探讨。 目 录 摘要 一、所得税的性质 二、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及其差异 三、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一)应付税款法。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 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 (1)采取应付税款法的缺陷。 (2)采用递延法的缺陷。 (3)采用损益表债务发的缺陷。 参考文献 一、所得税的性质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会计制度一直是把所得税作为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项内容来处理,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有关准则中,均是作为费用处理。1994年以来,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税收制度改革的深人,人们逐步认识到利润分配是企业对税后利润的分配,其性质属于所有者权益;而所得税则是国家依法对企业纯收益课征的税收,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是企业的一项纯支出,从性质上看属于一种费用。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还所得税以本来面目,财政部在制定《所得税会计处理规定》中改变了过去的做法,把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与一般费用相比,所得税费用有其特殊性:①所得税是一种宏观费用支出。它直接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是企业消耗社会资源等而应发生的支出,而不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收入而发生的支出。②所得税是一种法定费用。它的发生额取决于国家的所得税法,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和强制性,这与由股东大会决定的按股权比例分配的利润不同。对所得税性质的界定,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合理预测企业收益,而且有利于正确制定所得税会计政策,报告有关所得税的信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确定的目的有所不同,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分为两类:一类是永久性差异,另一类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计算口径不一致造成的。这种差异形成以后,在以后各期不能转回。如购买国库券的利息收入,在税前会计利润中作收入处理,而在纳税所得中则不被作为收入。时间性差异是由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时间不一致造成的。其特点是在以后各期可以转回,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与纳税法规不一
论所得税会计研究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 | 下一篇:金融工具会计研究20 |
点击查看关于 所得税 会计 研究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