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摘 要
会计 信息又称会计系统信息反馈,是指通过会计凭证,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信息,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汇集起来,再通过账务,进行加工处理,揭示出反映 经济 活动真实情况的各种信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按照法定要求将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且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告。上市公司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引起信息失真,必然要求进行信息披露。随着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案的查处与披露,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证券市场无法回避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会计信息的披露
目 录
前言………………………………………………………………………………….5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标准………………………………………...5
从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看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标准………………………….5
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标准……………….5
二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出现的问题…………………………………………6
信息披露失真……………………………………………………………………6
信息披露不及时…………………………………………………………………6
信息披露不充分…………………………………………………………………6
三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分析……………………………………6
四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的对策……………………………………7
参考文献………………………………………………………………………………8
前 言
最近几年我们目睹了太多上市公司的业绩骗局,如琼民源、PT红光、郑百文的欺诈,在国外,也存在类似的事件如:美国能源业巨子安然公司,这些都让人触目惊心!这些被揭露曝光者,有人把它比喻为冰山的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不在少数。虚假会计信息的泛滥,严重扭曲了股票的价值,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极大地挫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如果不加以严厉的打击和治理,我国的资本市场就难于有效健康地 发展 。两种选择:其一是对所有使用者提供相同的信息即通用财务报告,由使用者自己选择所用的信息,但这样不能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其二是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即专用财务报告,每种报告满足一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不同报告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目前,各国都采用前一种选择,但其有用性大受指责。
一、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标准
从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看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标准
财务报告目标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性”的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两个方面,上市公司在披露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提高披露质量的关键。 (二)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标准
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标准的基本要求:一是恰当性,所披露的信息应当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并可靠,不至于导致误解。二是公正性(公允性),所披露信息必须满足内外使用者的共同决策需求,应保持公正,不能以偏向特定使用者的利益为导向。三是充分性,不论是定量信息还是定性信息,只要对决策者具有重要影响,都应当通过一定的报告形式予以披露。四是重要性,充分披露并不意味着对可能影响决策的所有活动或事项的信息都要赋予同等程度的比重。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治理措施多采用决策相关性,我们也应当倾向于决策相关性。从长远来看,决策相关性更适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出现的问题
一 信息披露失真
有些股份公司为了公司股票上市的需要,公司管理业绩评价或筹资的方便等目的。往往采取弄虚作假,披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如蓝田股份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虚增无形资产1100万元,虚增银行存块2770万元;东方锅炉为达到上市的目的,虚增利润1500万元,在上市公告中作虚假披露,四通高科技虚假披露上市募集资金的使用状况,以及飞龙实业,中国高科等公司的违规虚假皮行为,凡此种种,屡见不鲜。本范文由范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范文,请点文档范文范文查看
二 信息披露不及时
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严重滞后,没有给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如石家庄宝石电子公司市场萎缩,生产线相机停产,这一重大生产经营环境的情况在年报中没有及时公布,知道次年第二季度才予以披露。
三 信息披露不充分
表现为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部分事实,隐瞒部分真实,误导投资者。有的公司甚至对一些重大事件不予以披露。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有关管理部门执法不严,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责任法制观念淡薄。
目前,我国相继出现了一些证券法制法规,对会计信息披露起了规范作用,不过现实中违规但没受到触犯的行为仍然大量存在。“大户”,“庄家”操纵故事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关管理部门执法不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责任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没有履行其应有的职责
有些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为了维持与上市公司良好关系与眼前利益,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履行职责,有的会计师事务所还为虎作伥,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但不揭露,还通过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手段,为作假者服务。这种做法客观上助长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
上市公司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导致他们的地位不高,利益得不到保障
会计人员既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管理人员,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会计人员在执行时,时常进退两难,若不按经营者的意图办事,其应有的权利就难以得到保障。弄不好还有下岗的可能,这样一来,他们只得依从公司经理人的意图,伪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的对策
1 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有关挂历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特别要严加追究公司领导人责任,强迫以身试法者反省和收敛自己的趋李行为,其次,立法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制定出具体的会计法规定实施细则。以堵住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法律漏洞。
2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目前,我国会计师队伍逐渐壮大,其素质也不断提高,但仍有不少,注册会计师的法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比较淡薄。为保证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应对其加强注册会计师素质的建设,对不负责任及违反执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这样才能保证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能取信于广大社会公众。
3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会计队伍
上市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作用。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相对独立地位,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维持其原有公司的股东并能吸引潜在的投资者,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培养, 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全面的会计信息,以维护公司股东,债权人的利益。
参 考 文 献
[1] 薛祖云.会计信息系统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年9月
[2] 李艳平. 会计监管:信息披露的理性选择[J]科技创业月刊, 2007,(02) .
[3] 陈建明. 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