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85
摘 要:本文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性,并对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以及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急待完善的具体制度。
关键词: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披露 存在的的问题 解决对策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主要是会计信息的披露。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按照法定要求将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且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告。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企业管理层则通过披露会计信息传递企业的经营业绩、资源配置和财务风险等信息。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起步于90年代初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规章制度逐步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为主体,以《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和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准则为具体规范的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和首次披露、定期报告及临时报告三部分组成的信息披露内容,初步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二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正在不断完善。1992年11月,为了适应证券市场管理的需要,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它是一个受证券委指导并授权全面监督检查与归口管理证券业务的政府执行机构,负责建立健全证券监管工作制度。它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了比较有效的管理。此外,证券交易所也积极地参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另外,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中,注册会计师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来。三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即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心理素质和投资分析、决策水平等技术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二)近几年来,随着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案的查处与披露,如琼民源、PT红光、郑百文的欺诈等事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就层出不穷,一些上市公司采取非法管理手段或违规行为,甚至直接进行会计造假,对其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进行粉饰,人为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给我国证券市场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披露的虚假性。会计披露虚假信息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文字叙述失真和数字不实,上市公司在招股、上市、再融资和年报、重大事件披露等工作中这个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为了取得上市资格,披露虚假或严重失实的财务信息,如编造虚假利润、提供虚假盈利预测、资产评估失实、虚拟资产重组等;为了迎合庄家炒作本公司股票,有意在不同阶段发布一些误导投资者的信息,如故意编造虚假的收购消息、随意披露不确定信息;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做不实披露;隐瞒重大信息不及时披露甚至不披露,如在财务报告中对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不加以区别、使用“暂不分配”或“未发现有重大违法违纪交易或投资项目”等类似的模棱两可的语言进行不规范信息披露,等等。企业做假帐、假报表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如果没有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如果每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都能够格尽职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证券市场不会如此频繁地发生郑百文事件、琼民源事件、银广夏事件等大案。二是会计信息披露的非充分性。不少上市公司对有的公司的会计信息过量披露,对有的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主要表现为: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企业偿债能力的揭示不够充分;很多企业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情况,却不对应收账款的构成进行分析,或者对企业的对外担保情况或有负债的具体内容进行隐瞒等;对资金投放去向和利润构成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借保护商业秘密为由,隐瞒对企业不利的会计信息,尤其是涉嫌违规行为的披露。三是信息披露的非主动性。很多上市公司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额外负担,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股东应该获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因而其往往不是主动性地去披露有关信息,而是抱着能少披露就省披露的观念。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在其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不愿让社会公众知道的阴暗面,从而在信息披露上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即对信息披露产生畏惧和回避的心理。
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配套不齐全,随意调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目前,会计准则、制度在具有统一性的同时还兼顾一定的灵活性。如同一项会计事项处理存在多种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方便之门,使部分上市公司为了配股、扭亏、保壳、兑现管理人员奖金,平衡实际盈利与预测盈利,参与者二级市场炒作的目的,利用会计准则、制度给予的“活动空间”进行会计操纵,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公平性、真实性。用高估资产、延长递延资产摊销期、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以实现虚增利润,或利用高估坏账损失和存货损失、缩短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摊销年限、转移实现利润、少交税款等方法隐瞒利润。
(二)上市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内在原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仅对公司自身利益产生影响,对其他上市公司、投资者、证券交易所、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社会利益产生影响,由于利益驱动,公司总要实施对自己有利的会计行为,使会计信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失公平,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由于与上市公司相关的利益集团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供给,积极参与会计信息的供给工作,使上市公司提供出来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地反映现实。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缺乏应有的内部审计及管理控制,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管理体制不顺,会计监督无力,内部审计监督职能被削弱等原因,以致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使财务状况陷入困境,导致整个公司缺乏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
(三)会计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当前,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还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会计法规制度的不相协调,法规制度实施不配套,法规体系还不够规范、科学;二是对现有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不力。主要表现在对会计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深入、执法不严等方面。
(四)审计监督有效性不强也是造成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之一。我国外部审计方面存在独立性不强,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共同进行会计操作,部分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一致及不重视舞弊审计责任等问题,有的审计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坚持审计原则,不公平客观地行使审计准则,使独立审计对会计信息的监证不能发挥其监督规范作用。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解决对策
(一)制定 科学 、配套的会计规范体系。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会计法》、《证券法》、《 企业 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股票发行与变量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等 法律 规范制度所构成。但是目前我国有关现行法规制度中仍存在漏洞和不足,如财务信息披露中对重大事件披露的规定显得不够明确和完整等,这些地方都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全方位的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上市公司应尽快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还要建立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有效约束机制,规范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为。要强调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再好的制度,也需要市场参与者共同来遵守,才能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转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