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231
从净利润看中国会计制度改革
[十一届全会公报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启发了我作为会计专业的人员更是要遵守会计准则,依照会计制度办事;利润作为商业界的热点,引发了我对净利润的研究和钟爱。在加入WTO的前提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是应依照相关准则和制度,努力向世界经济靠拢,促进国与国的经济发展。]
[净利润、会计制度、改革]
会计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逐步得到了改革与完善,从而导致商业界又出现新一轮的利润热点。。
一、会计制度的改革演变:
1、会计制度的含义;
会计制定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快捷键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包含政府部门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是随着会计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会计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发阶段、随意阶段、准则阶段和法制阶段等四个阶段。
我国会计制度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统一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工作,逐步形成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为我国会计管理的一大特色。
2、会计制度的改革前提;
纵观会计制度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1)现行会计制度已经不适合新兴行业特点。(2)现行会计制度有悖于现代企业制度。(3)现行会计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差异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4)现行会计制度国际化进程缓慢。(5)现行会计制度缺乏严肃性。
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企业收入减少,或者是企业的成本费用增加。这些问题都与会计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有直接关系,因此,变革和创新会计制度是制度的需求者——企业的必然要求。
3、会计制度改革演变的具体过程。
(1)、《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的制定过程;
新中国的会计管理体制是和我国的财政、财务管理体制紧密相关的,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它是伴随着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其具体历程大致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a.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时期
这一时期以高度集中统一为主要特征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按行政隶属关系适度分级管理的财政、财务管理体制相配合,我国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也开始逐步建立起来,其主要内容是:中央财政部统一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各级企业、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系统、本部门的会计工作;各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负责管理本企业、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b. 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时期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主要标志,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我国的“政府主导型”会计管理体制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