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673
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
[摘 要] 会计的核心是计量。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作为一种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计量属性,具备了历史成本无可比拟的相关性优势。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公允价值在计量属性上核心地位的确立将成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对公允价值进行研究,是会计发展的必然,对推动会计的不断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瞬息多变的信息社会,公允价值在运用与研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我们要研究其问题及其改进对策。
[关键词] 会计计量 公允价值 缺陷 对策
一、有关公允价值的概述
1、公允价值的含义
2000年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负债的公允价值含扩进来:“公允价值是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负债所使用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2、公允价值的特征
公平性。公允价值是在公平的交易中形成的,交易双方是自愿的,彼此熟悉情况,交易金额公平,是双方一致同意的。
(2)全面性。公允价值计量的对象是全面的,即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3)普遍性。形成公允价值的市场是普遍存在的,只要在该市场环境下存在公平交易,那么不管是在活跃的市场中还是在不活跃的市场中都可以形成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概念主要倡导的是会计计量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正,强调真实性和公允性。公允价值并非特指某一种计量属性,而是几种计量属性的一种组合的概念,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都是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
3、公允价值运用的必要性
(1)公允价值的运用符合会计原则的要求
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是符合会计的相关性、配比性、稳健性和一致性等会计原则要求;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
(2)会计目标的转变要求采用公允价值 财务会计报告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促使财务报告的目标由以受托责任观为主转为决策有用观为主。在受托责任观下,企业所有者侧重于关注资本的保全,以及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而在有关决策下,财务报告应特别关注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决策有用观对会计信息的这种相关性需求,促使会计计量加强对有利于反映现实和预测未来的计量属性,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关注。在决策有用观下,相关性重于可靠性,但历史成本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忽视相关性,而且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