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89
关于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分析
【摘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又坚持了中国特色,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过现阶段的国情。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诞生,也将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深刻影响。盈余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一个公司业绩的最重要、最综合的数据。近年来,有关会计研究结果表明,我过上市公司存在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问题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动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 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Healy and Wahler, 1999)。合理的盈余管理是企业出于良好的管理目的,合理、合规地选择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而盈余管理的滥用则是损害会计信息可靠性及相关性的异常行为。目前,在我国盈余管理大多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并且缺乏约束,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误导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分析 盈余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个人谋取利益,而通过使用会计手段,或采取实际行动使企业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的操控性行为(schipper,1989)。关于盈余管理的动机,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创始人Watts和Zimmerman曾提出经典的三大假设,即:奖金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奖金计划假设认为,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与企业签订了奖金计划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调节到当期。债务契约假设认为,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企业偏离债务条款的程度越大,管理者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将未来盈余调节到当期的可能性越大。政治成本假设认为,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越大,管理者越可能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将当期的盈余调节到未来。目前,关于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维持上市资格,避免ST、配股动机和扭亏动机,另外树立公司股票形象、管理当局的业绩考核、债务契约、降低应纳税收、减少现金支出等其他一些因素也在影响着内部管理人的行为,他们通常会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盈余管理来粉饰财务报表,满足自己的目的。 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新会计准则),并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诞生,也将对企业,尤其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