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8619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析
[摘 要] 随着中国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下面对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 局限性 制度建设
一、现代内部控制概念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者为防范经营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各项经营活动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各种业务操作程序、管理、控制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是管理当局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设计的自律系统。
内部控制制度由五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由反映最高管理当局、董事和企业所有者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态度的各种控制行为、政策和程序组成。内部控制结构是人制定的,也是由人完成的,为企业提供了自律架构,树立员工的控制意识和企业文化的氛围。企业的诚信原则、道德价值观、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等对内部控制结构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2.风险评估: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正确认识风险,就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受制于企业的经济环境、规章制度、经营环境等因素,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生产、销售、财务等指标结合起来,以使错误和不合法行为的发生降低到最低水平。
3.信息与沟通:指企业的各部门管理人员能够取得在执行、管理、控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经营、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并且能够交换。
4.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管理当局为保证管理目标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任何企业都可能有许多这类的政策和程序,但一般都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职责分工、授权与批准、充分的凭证和纪录、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独立检查。
5.监督:监督活动是由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设计和运行效果进行经常或定期的质量评估,以确定内部控制结构是否按照既定的目的运行,以及对特定情况下发生的变化进行适当的修正。对内部控制监督所需的信息,来自于多种渠道,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报告、有关控制活动的例外报告、有关管理机构提交的报告、经营人员的反馈信息以及顾客对账单费用的意见等各个方面。
二、关于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实施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效果,归纳有四个目标:
1.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对其的有效使用。
2.保证信息及其他各种管理信息的存在、可靠和及时提供。
3.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4.保证各项规范的遵守,以使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只能为企业达到其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因为内部控制还有其固有的局限,管理当局在制定内部制度时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及许多对于内部控制本身就无法控制,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