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62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表现形式及治理措施
[摘要]:财务报告是投资者进行正确投资的前提和依据,虚假财务报告将严重地扰乱了证劵市场的经济秩序,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本文从上市公司质量质量控制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监控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等宏观环境以及包含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公司制度、诚信角度和“经纪人”角度分析了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根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性地提出了防治虚假财务报告现象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 虚假财务报告 信息披露 调节利润 产权制度 公司治理结构
一、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表现形式
(一)乱列成本费用,随意调节利润
1、原始凭证失真
如明明是买礼物送人,报账的发票却是餐费;明明是任意给职工发钱发物,发票上反映的却是购买办公用品。这种“移花接木”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审计时很难被查实。
2、利用资产挂账调节利润
在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等科目中做文章,以达到随意调节利润的目的。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都是已经发生了的费用或损失,不可能收回,更不可能在未来带来收益,只不过支付的款项包括了未来一个年度内的费用(待摊费用)或是尚未被批准进行账务处理(待处理财产损失),没有在发生的当期作为费用进入损益表,未体现发生当期的利润减少。当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