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10542
中国证券投资者对股利政策的反应
摘要:运用超额收益法对深圳和上海证券市场的股利政策市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探析不同类型股利的市场效应及投资者行为。结果表明,中国证券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由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股利政策做出了不同的市场反应,并表现出一定的股利偏好行为,即证券投资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尤其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喜好行为,而对于不分配股利政策却表现出了漠视效应行为。
关键词:经济学 证券投资者 股利政策 市场效应 股利偏好 实证分析
引目
建立在经典财务理论的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的股利政策认为,股利的具体支付形式不会影响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因此,股东对现金股利与非现金股利形式并不表现出任何偏好。但是现实中不仅存在非有效市场,而且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也对经济活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人在多数情况下是非理性的,很多因素诸如认知偏差、情绪收稿和信念等心理因素会导致人产生行为偏差。本文通过对深圳和上海证券市场股利政策的市场效应考察
和判断,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是否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对股利政策表现出一定的偏好行为,并以此促进中国证券投资者避免非理性行为,提高其理性程度和改善决策行为。
综述
一、行为股利理论的理论综述
行为股利学派从行为科学角度研究股利政策,改变了传统理论的思维方法和分析方法,极大地拓展了财务学家的研究视野,使得对‘骰利之谜”的阐释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由于行为股利学派是行为财务学在公司股利决策领域的延伸,所以行为股利理论的很多分析方法都来源于行为财务学。
1.1国外行为股利理范文献回顾
Lintner(1956)提出股利行为模型,根据公司公平的观点,即把盈利中的多少返还给投资者是公平的,设定了一个股利支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