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财政扶贫资金保障管理的缺陷有哪些?
答:(1 ) 项目实施单位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比较突出。(2 )项目实施完工后报账不及时,造成项目挂帐多。(3)一些项目实施单位的扶贫资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有的单位只有流水账,账务处理不规范,会计资料不完整,会计基础工作差,单位财务管理混乱。(4)部分项目实施单位擅自改变扶贫项目计划,将扶贫资金用于非扶贫项目。(5 )财政资金通过有关部门拨付,财政难以监管。
问题2、财政扶贫资金保障管理缺陷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改正措施?
答:财政扶贫资金保障管理缺陷存在的原因是:(1)部门认识不到位项;(2)项目管理不规范;(3)报账制度执行不严格(4)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5)监督机制不健全。
改正措施有:(1)改进和完善财政扶贫项目管理机制;(2)严格报账程序,规范报账手续;(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机制;(4)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账务处理;(5)深化改革,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问题3、对财政扶贫资金保障管理的理解有什么?有哪些建议?
答: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是指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批准的年度财政扶贫资金计划、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施工进度、项目实施合同书、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有效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报财政部门审批拨款的管理制度。财政扶贫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财政扶贫资金的报账主体(即报账人)为县直项目实施单位和各乡镇财政所。在实施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的过程中,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收支管理和监督检查,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县扶贫办或发改局,下同)负责项目实施管理、核查验收和费用支出的审核
实行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项目管理和实施部门多,政策性和专业性强。加强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