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会计稳健性是什么?在会计计量中有怎么样的意义?
答:会计稳健性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帐。在一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可以选择的时候,不影响合理选择,去选择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要求核算的合理,并计算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
在会计计量中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的时候实施谨慎原则,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问题2、会计稳健性在公允价值计量中有怎样运用?
答:在一定范围内,会计稳健性和公允价值的关系是此消彼长。
1)对于不存在活跃的市场的负债和资产,又不满足确定公允价值的条件的,不得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依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但是期末要计算减值,如果发生减值,还应该计提减值准备,资产的减值准备比公允价值会计更要谨慎。
2)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注明的内容,不管是在会计准则里面还是审计准则里都应该是一致的,不然会影响快级信息的可比性。
3)在经济比较稳定的期间,公允价值可以反映资产或者是负债的价格,但公允价值的确定可能会带有许多主管判断,为例让公允价值的使用更加具有可靠性,主观和客观的判断应该统一规范,尽量避免和发生由于对公允价值的假设和估计所带的随意性而不严谨,导致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