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简述小企业如何界定?
答:小型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的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中、小三种企业类型的划分,但在确定大中小的标准上,应当使用一个相对性原则,即企业所处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划分的标准就不同。美国和英国在定义小企业时,既有定性标准又有定量标准;有些国家则直接采用定量标准来定义小企业,如日本、德国、意大利等;我国在2002年6月29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同时该法还规定,我国中小企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来划分。
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研究制定新的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正式出台。针对标准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及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不但包括了工业,而且进一步包括了第三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因此从法律角度上的确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更加准确的界定了我国小企业的范围。
问题2、如何加强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答:加强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是小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下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小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首先,企业要规范好岗位设置。在会计工作相关的各个岗位中,遵循不相容的职位要相互分离的制度,在出纳稽核、会计记录、账簿保管等各个岗位中严格按照程序做事,坚决杜绝不良风气的发生。其次,企业要规范好内部的会计工作,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的会计准则来执行会计科目及编制会计报表,并让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整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业务全过程,全面真实地编制报表信息,做好资产支出和利润情况等的说明和报告,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信息使用者的更高要求。最后,企业要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以权利和责任为基础做好收入与成本的分配工作,并在财产物资入账中保证资料齐全,票据完整,确保真实记录收支情况。
问题3、简述概括影响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主要因素就是小企业本身内在不利因素,其中包括:小企业会计机构设置过于简单会计人员配备不全、工作不固定,分工不明确等原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也难于确保《小企业会计制度》准确无误地实施;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差,也不利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