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内容
(一)涵义
(二)内容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状
(一)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二)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三)违背准则,弄虚作假
(四) 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缺乏有力手段和措施
三、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
(一)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冲击。
(二)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宣传教育
(二)环境支持
(三)榜样示范
(四)“法、范”结合
(五)目标管理
内 容 摘 要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以德治国具有其特殊针对性。由于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越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试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以德治国具有其特殊针对性。由于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越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涵义及内容
(一)涵义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也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的好环,同时它实际上是利用道德规范在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等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通常我们所说的“诚信”或者通俗的说法“不做假帐”就切实地体现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会计职业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1.爱岗敬业。它的基本要求是:⑴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⑵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⑶安心工作,任劳任怨。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⑸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它的基本要求是: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⑵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⑶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3.廉洁自律。它的基本要求是:⑴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⑵公私分明,不贪不占。⑶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4.客观公正。它的基本要求是:⑴端正态度。⑵依法办事。⑶实事求是,不偏不倚。⑷保持独立性。
5.坚持准则。它的基本要求是:⑴熟悉准则。⑵准循准则。⑶坚持准则。
6.提高技能。它的基本要求是:⑴具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⑵具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7.参与管理。它的基本要求是:⑴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⑵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8.强化服务。它的基本要求是:⑴强化服务意识。⑵提高服务质量。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现状:
(一)、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通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会计人员面临职业道德冲突的选择。
(二)、追求私利,监守自盗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违背准则,弄虚作假
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作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有的明知道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错报和故意造假的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加以虚假的陈述,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有的没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或没有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履行审计程序,丧失了应有的职业谨慎,未能发现委托人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漏报,往往造成重大过失。
(四)、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缺乏有力手段和措施。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当然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是不良社会风气的组成部分。具体来看与教育不够极有关系。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较长时间片面注重智育,忽视德育。在我们的调查中就会计职业道德询问一些会计专业大专文档生时,他们竟说“老师没讲”。在参加工作以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有职业道德内容,但实际上从未见过职业道德培训。此外,造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欠和失范的原因还有很多,如会计职业纪律松弛,惩治违法行为不力、缺乏职业道德自律组织和对道德优劣表现赏罚不明等。
三、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
分析会计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才能有的放矢,采取切实措施。造成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冲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随之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利益格局势必多样化和复杂化,原来那种单一的利益关系向大跨度、多层次的利益关系格局变化。利益关系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必然引起道德冲突。在会计领域中当人们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指价值观念变化的一种负面效应。在会计职业道德滑坡中,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占了会计职业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绝大多数,而且往往是小团体利益占了上风,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而注册会计师为了争夺会计市场上的经济利益,不惜严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这些都是个人利益的集中表现。
(二)会计从业环境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当前突出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绝大部分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这种情况下,严格地讲,虽也表现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上的欠缺,但主要是因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水平所造成的。
另外,会计人员坚持职业道德的外部法律环境不佳,表现在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宣传教育
即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系统地传播、阐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最大限度地给从业人员及社会各界以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影响,使其逐步渗透到会计人员的思想深处,从而净化其内心世界,改善认识标准,确立符合道德规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环境支持
即通过创造和利用社会物质、精神生活条件以及社会一切有利资源来推进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财会人员德治理念的形成与巩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环境,而致力于创造和利用优良的社会环境,就能使财会人员从中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和道德修养的内化。我们必须从整个社会背景中去认识和解决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通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榜样示范
即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来影响财会领域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应在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会计岗位中选择同龄人中的先进典型进行立体示范,同时应尽可能组织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在榜样示范中,既要注意对先进典型加以爱护和培养,又不能人为地拔高,要在开发与挖掘中正确把好新、老典型的宣传效果,当然,也可以有目的地利用一些反面典型进行公开曝光和揭露,以帮助广大财会人员吸取教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四)、“法、范”结合
即通过法制建设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来约束、制约和激励财会从业人员的道德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当前财会领域的根本大法是《会计法》,把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会计法》的贯彻实施紧密结合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需要。德治为法治提供理论基础,又是对法治的深化和拓展,而法治则为德治提供有力保障。
(五)、目标管理
即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按阶段对其进行分解、跟踪和调节,使之达到预期效果。首先,要分地区、分阶段、分岗位制定具体目标和若干具体方案以及分解落实的计划,从而形成科学的纵向衔接、横向关联、纵向沟通的目标网络体系。其次,要通过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划分和建设手段的配合运用,主要环节的监督检查以及其它形式的有机结合,尽量保持职业道德建设的最佳状态,及时排除外界干扰,消除职业道德建设与目标的偏差。再者,要研究制定对管理系统和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的检验标准与程序,实行定期评估,奖罚兑现。
参考文献
1.项怀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全国会计人员继续在教育系列教材(之六)(P29-P35)
2.张红,会计人员应强化六种意识,中国工会财会,2007(6),P37-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