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保函业务特点
二、开展银行保函业务的意义
三、银行保函业务风险及对策
四、意见和建议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作为信用度较高的银行信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银行保函作为银行信用的典型业务工具被广泛应用。
一、银行保函业务特点
(一)银行信用作保证,能够被广泛的接受。(二)银行保函业务办理程序比较简便、成本相对较低。(三)银行保函业务风险较低,收益稳定
二、开展银行保函业务的意义
一是能够为银行营销客户提供一个良好媒介——产品。二是能够给银行带来存款、结算、手续费收益等。三是从担保意义上讲,银行保函作为担保业务,市场需求旺盛。
三、银行保函业务风险及对策
银行保函业务存在一定风险。一是要加强保函业务前期调查和后期管理。二是要重视保函业务风险的转化。三是堵绝保函条款风险。
浅谈银行保函业务特点和风险控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之间交易日趋活跃,风险意识也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信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用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全社会经济活动之中,尤其是作为信用度较高的银行信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银行保函作为银行信用担保的典型业务工具,在工程承的投标、合同的履行、质量的保证,商品交易中货款的支付等经济活动中被广泛应用。
一、银行保函业务特点
银行保函是银行根据申请人的请求,向受益人开立的、担保履行某项义务、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书面承诺文件,保证在申请人未能按双方协议履行其责任或义务时,银行作为担保行代其履行一定金额、一定期限范围内的某种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保函业务是银行的表外业务,是银行对外的或有负债。按其币种不同,分为外币项下保函和人民币项下保函;按保证类别不同,分为融资类和贸易工程类。目前主要开展的银行保函业务有: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退款保函、借款保函、租赁保函、付款保函、来料加工保函、质量/维修保函、海事保函、补偿贸易保函、延期付款保函、海关保函/免税/关税保付保函、代理行转开保函等。
(一)银行信用作保证,能够被广泛的接受
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银行”在某种意义上是“信用”的代名词,银行保函就是银行充分运用自身——信用这一无形资产开发的业务,因而它比任何一种信用(除国家信用)都有优势,也最能被经济活动双方所接受。 银行保函业务对于企业间交易以及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非常适用,通常交易中的收款人和工程包中的发包方会要求付款人和承包方出具银行保函。因为企业间交易往往涉及到大额资金的往来,工程承包往往涉及工程按时交工、质量保证等,收款方,以及工程发包方在对付款方和承包方的信用状况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很难确定款项是否能够如约到达,工程是否能够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中间也蕴含着风险。而银行通常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极高的信誉,经济活动双方希望能够有银行信誉作为保障,从而尽快促使交易顺利的完成,提高交易成功率。同时,银行在为企业出具保函前,都有一套严格的评审制度,在经济活动中如果能经常获得银行出具的保函,在目前我国缺乏统一信用评级的状况下,企业的信誉也会在无形中得到提升,这也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追求的。因此,银行保函在经济活动中是最容易被广泛接受的信用保证方式。
(二)银行保函业务办理程序比较简便、成本相对较低
银行保函业务是银行的中间业务,其风险相对较低,它同银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授信业务的办理程序相比,程序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保函申请人向银行申请开立保函(提供合同、协议、标书或其他资料,交存一定比例保证金、提供反担保),银行进行调查、审查后开具保函。从审查过程来看,银行保函的审查过程也较银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宽松,时效性也相对较高。另外,银行保函业务一般按保函总金额的1‰—3‰之间收费,具体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保证金比例、金额大小、担保事项的风险程度等情况灵活确定费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收费,同银行贷款利率、承兑汇票手续费、以及这些业务办理过程发生的评估费、担保费、监证费用等费用相比是比较低的,因此其办理成本比较低。
(三)银行保函业务风险较低,收益稳定
银行保函分为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从属性保函就是依附于商务合同的保函,商务合同是主合同,保函是从合同,银行承担的是第二付款责任,风险相对较小;独立性保函就是独立于商务合同的保函,银行承担的是第一付款责任。传统的国内贸易保函一般为从属性保函,国际贸易中使用的银行保函,一般为独立性保函,即见索即付保函,它是依据商务合同开出的,但又不依附于商务合同,是独立的法律文件,具有独立的法律效力。当受益人在保函项下要求合理赔付时,保函行就必须承担付款责任,而不论申请人是否同意付款,也不管合同履行的实际事实。独立性保函避免了将银行卷入商务合同纠纷,但见索即付,对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要求较高。从银行保函发展趋势来看,银行更趋向于独立性保函。
任何盈利的业务都会有风险,银行保函业务也不例外,只是它相对银行资产业务,以及部分中间业务来说风险较低。对银行保函来说,其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应委托人的委托而向第三方(受益人)出具保函后,受益人根据保函向银行提出索赔的可能性,以及银行对外赔付后,委托人或反担保人无力或没有向银行赔偿的可能性。从以上可知,银行承担风险毕竟是在委托人不履约时银行才有可能产生风险。但对委托人来说,开立保函的目的是为了履行合同、协议等,最终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和收益。因此,对委托人来说,不履约也就意味着,放弃收益、失去声誉,也就是说,委托人不履约的可能性极小。从银行办理保函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保函发生赔付的情况极少,整体上讲,银行保函的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对银行来说,大量办理银行保函业务,能够给银行带来较为客观的手续费收入,收益较为稳定。
二、开展银行保函业务的意义
当前,银行业务竞争十分激烈,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竞争最为激烈。银行保函业务虽属传统业务,但其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也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起来。大多数银行开办的银行保函业务品种只有6、7种,最常用的银行保函业务就是在工程承包中的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质量/维修保函,至于商品交易中的付款保函、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海事保函、补偿贸易保函、延期付款保函、海关保函/免税/关税保付保函、代理行转开保函等更是用之甚少。以国内某城市商业银行为例,2005年末共办理各类保函业务58笔,总金额15360万元,其中投标保函9216万元,占所有保函业务的60%,履约保函3796.8万元,占所有保函业务的28%,剩余为预付款保函,其他保函业务基本未涉及。因此,发展银行保函业务潜力巨大,尤其是对银行开拓业务领域、扩大业务营销范围具有很大意义。
一是广泛的开展各类银行保函业务,研究银行保函业务新品种,能够为银行营销客户提供一个良好媒介——服务产品。银行保函业务涉及到各个经济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工程建设会越来越多、国内、国际贸易会日趋活跃,保函在这些领域一定会有广阔的前景。当前,银行对客户的竞争十分激烈,只是利用银行惯用的授信手段、结算工具、优质的服务、让利与客户、甚至于施以恩惠等手段,已不能够满足营销客户的需求,客户及需要一些能够解决其实际问题的业务品种,而目前尚未被充分重视和利用的银行保函作为一个营销品种和手段,如能够加大其营销力度,不断研究新的保函业务品种,研究适应各个领域经济活动所需的银行信用保函,定会为银行带来广大的客户群体。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基本建设增速很快,对外承揽了大量的国际工程,催生了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其对银行保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在银行保函中的增量很大。国际贸易空前繁荣,也产生了许多进出口企业,这些企业银行保函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海事保函、补偿贸易保函、延期付款保函、海关保函等增量很快,这些客户都是可以利用银行保函营销的客户。
二是广泛的开展银行保函业务,也能够给银行带来存款、结算、手续费收益等。银行保函是营销客户的良好手段,通过在银行办理保函业务能够给银行带来较稳定的保证金存款和手续费收入。这些企业开户结算也能够给银行带来结算存款和结算手续费。仍以国内某城市商业银行为例,2005年末共办理各类保函业务58笔,涉及客户25户,其中新开结算户企业13户,办理保函总金额15360万元,按万分之3收取保函手续费,保函手续非收入46.1万元;保函手续费增速也较快,2004年保函手续费收入23万元,手续费收入增长23.1万元,增长50%。同时,这些客户也可能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授信客户,赚取贷款及其授信相关的业务收入。因此,银行保函业务综合收益好。
三是从担保意义上讲,银行保函作为担保业务,市场需求旺盛。目前企业担保难已是被公认的事实。其根源在于好的企业不愿意找其他企业担保,怕给其他企业担保引来担保风险,经营一般、规模较小的企业找不到担保。为解决担保难得问题,各地相继成立了许多担保公司,但这些担保公司大都注册资本少、担保能力和担保范围有限,多数以担保小额银行贷款为主,除很少量的银行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外、其他大量的经济活动中的担保需求无法满足。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大量的担保需求,由于其资信程度达不到,根本无法担保,大都依赖于银行信用,这也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惯例。因此,银行保函作为担保业务,市场潜力巨大,银行如能够大力开展银行保函业务,不断的开发和研究保函业务新品种,能够有效的缓解担保难的问题,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银行保函作为银行营销客户的产品和手段,能够被广泛接受,市场前景广阔;银行保函能够为银行带来客户群体,也能够为银行带来存款、结算等综合收益,因此,应大力推广银行保函业务。
三、银行保函业务风险及对策
保函一经开立,便成为银行对保函受益人的或有负债,银行承担一旦申请人违反保函项下有关规定而对保函受益人支付或赔偿的责任,因此保函业务存在一定风险。银行保函虽然风险相对较低,但作为信用保证,收取了一定的费用,自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且经济活动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银行保函中的见索即付保函越来越多,风险度相应越来越高。因此,在办理保函业务时要认真分析保函风险,制定严密的风险控制措施,控制银行保函风险。
(一)银行保函中的风险
一是保函申请人资信风险。即如果申请人不履约,银行向受益人做出赔付后,申请人如经营不善无力偿还银行垫付,或申请人破产、恶意讨债等不愿偿债,银行就有可能得不到赔偿。二是大量的见索即付保函,银行面临受益人不合理索赔风险。三是反担保风险。即反担保人不愿履约或无力履约,银行得不到赔偿,使银行受到损失。四是保函条款风险。即保函条款制定的是否严谨,是否有不利于银行的条款,直接关系到担保人在保函项下的风险。五是保函审查风险。即银行自身对申请人、保证人等审查不严造成的风险。六是来自汇率、国家、政治等方面的风险。
银行保函中的风险防范
针对银行保函可能发生的几种风险,在办理银行保函业务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和控制银行保函风险。
一是要加强保函业务前期调查和后期管理。认真做好对保函申请人及担保人的资信状况调查,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研究。不能应保函业务风险相对较低而过渡的简化程序、意味的强调提高效率,忽视对前期调查的重要性。对工程保函着重审查申请人的资质、工程量及履约情况,正确判断其履约能力;对其他保函应着重审查申请人和担保人的资产负债、经营情况和或有负债情况。在保函期间要经常对保函对象进行监督检查,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要求背包单位提供反担保措施等必要的措施,防范和划解风险。防止给经济实力弱、履约率低的企业出具银行保函。
二是要重视保函业务风险的转化。要转化风险,就必须建立一套转化机制,要充分利用经济、金融法规,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和划解办法和措施,使其合法化、明确化、书面化,并尽可能的在《保函协议》中明确。对反担保要认真对待,它是银行向受益人赔偿后,最主要的补偿对象。因此,对反抵押担保要确保抵押合法、有效、抵押足值;对反保证担保人要认真调查保证单位发展前景、经营情况、净资产,以及或有负债,确保具有担保偿付能力。另外,在办理保函还要考虑申请人资信情况、保函风险程度,要求申请人存入不同比例的保证金,最大限度的化解和降低保函风险。
三是堵绝保函条款风险。保函的赔付主要依据保函条款的规定,保函条款是否严谨,关系到银行在保函项下的风险。因此,银行应研究和制定自己的各类制式保函文本,在实际办理中尽可能的使用银行的制式文本。并且要确立保函的独立性,避免卷入商务合同的纠纷中。对使用受益人指定的保函文本,应有专门的法律审查人员审查,应避免出具无限期保证责任的保函,防止承担无限期责任;堵绝出具赋予保函受益人和申请人修改保函条款的权利,防止承担不确定责任,减少应使用保函受益人指定的保函文本风险。另外,赔付责任要清晰,赔付要遵守担保法和国际商会《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有关规定,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
四、意见和建议
(一)针对不同类型的保函,根据风险大小,银行应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和审批权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简化程序吸引客户办理银行保函业务。
(二)针对我国经济活动领域不断扩展,而我国又无统一的征信体系这一现状,银行应加大对保函新产品的开发,充分利用银行信用,解决经济交易相互对信用情况不了解的问题,促进经济活动中各项交易的顺利进行,实现银企双盈。
(三)将银行保函业务纳入银行总的风险管理范畴之内,对申请办理保函业务的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综合授信。保函业务毕竟存在一定风险,将视同资产业务纳入银行信贷业务审查范围之内,对申请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对保函业务给予一定的折算系数,统一进行综合授信,从而掌握保函申请人资信状况、控制整体授信,能够有效的防范风险。
(四)加强银行保函业务培训,提高授信人员管理水平。保函业务虽属传统业务,但办理保函业务的数量较少,且涉及的行业领域多,对其风险点的掌控能力有限,专业的审查人员较少。因此,加强业务培训,有利于控制风险,促进业务发展。
参 考 文 献
邹小燕 朱桂龙《银行保函及案例分析》 中信出版社1993年
孙建林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占柱 刘彦涛 《商业银行新兴业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龚辉宏译 《项目融资》 华夏出版社1997年
王丽丽 张炜 《银行公司金融业务与法律风险控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