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834
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摘要]自 200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后,不但在其中适当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也使公允价值的研究已经成为会计学界研究的人们话题。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含义着手,阐述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具体运用 会计准则 历史成本
一、引入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
随着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成熟、不断完善,新的金融工具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工作长期落后于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会计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为主导,采用账面价值核算经济成果,使国外投资者对我国的会计报表信息的真实、公允性产生了质疑。而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模式,但历史成本恰恰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真正价值,而公允价值却更加关注资本主义市场。
二、公允价值的含义:
公允价值是一种会计要素计量的计量属性。会计计量的关键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而在目前所采用的多种计量属性中,争议最多的是公允价值。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语昂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