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24
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预防策略
【摘要】青少年是新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接班人。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一个重大的难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一面。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犯罪特点,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策略,是一项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低龄化 智能化
【正文:】
青少年是我们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不能健康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命运。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危险期,当青少年犯罪渐渐成一个为全球化的社会问题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年龄偏低、暴力、合伙、智能化的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加重,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社会问题,通过研究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产生原因,来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行为。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出台必要的防治措施,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建设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想要了解青少年犯罪成因,我们需要从其特点开始,只有分析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才能找到青少年犯罪的根源所在,否则我们的研究意义不大,只是得出一些肤浅的结论。
青少年犯罪案件呈现出的特点:
、犯罪年龄偏低化。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我国青少年第一次犯罪的年龄已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18-25周岁,逐步向14-16周岁年龄段发展。一些青少年刚刚满14周岁就犯罪入狱,甚至某些孩子实施犯罪行为时还没有达到14岁,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