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59
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选择
[摘要]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活动本身就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审计本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目标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期望通过审计实践活动达到的最终结果,或者说是指审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审计证据指审计人员收集的证据,包括会计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和其他信息。法制环境审计程序是围绕着审计目标设计的,审计目标是审计程序的宗旨。审计程序是通过收集审计证据来实现的,审计证据是审计程序的基础。
[关键词]审计目标 审计证据 审计风险 审计程序
一、会计与审计
有人认为审计是从会计中派生出来的,其本质还是与会计有关。事实上,审计与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社会活动。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主要表现在:
㈠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活动本身就是审计监督的主要对象。我国古代的“听其会计”和西方国家的“听审”,都含有审查会计之意,检查会计资料只是审计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思丽妮:《关于加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思考》,凯里学院学报]。
㈡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也即是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独立性。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审计方法体系主要由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组成,而实施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提出审计报告与决定,使用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审计分析法、审计抽样法等,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审计任务[黄辉:《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和方法》,铜业工程,2007年第2期]。